当前位置:首页 >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外诗歌(1~1)情感与意象
(5)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五、(12分)
16.将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话,使之填入横线处后保持语段的连贯。(4分)
2003年9月揭晓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国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 ,
; , , ,把庄严和浪漫的情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①它以端庄的中国红为底色
②同时配以拉丁字母、阿拉件数字和奥运五环图
③同时又富有新意地运用这套中国笔墨书写出古朴与现代气息相融合的“Beijing2008” ④它采用中国特有的印章形式
⑤融合了中国传统的书法、绘画、篆刻等古老艺术 正确语序是(只填序号)
17.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分”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请参照下面提供的示例。再仿写两个句子(不能用“眉睫”)。(4分)
示例: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句中“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 (1) (2)
18.某校语文老师组织学生编辑一本供给同学们阅读的校本文选。下列文章篇目按思想内容
分成两个单元,请你为两个单元各拟写一个标题。要求:标题文字简明,两个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称。(4分) 第一单元:《灯下白头人》《昨夜,慈母又入梦》《回家》《老屋》《游子吟》 第二单元:《收藏时光》《生活的脚步》《匆匆》《每年于度燕归来》《时间沉思录》 答:第一单元标题
第二单元标题 六、(18分)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一)”或“(二)”。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手心手背 郭 萍
当母亲跪在大嫂的面前时,我胸中的热血一下子冲到了脑门,心里像针扎一样难受。
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昂贵的学费让母亲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借遍了亲戚朋友,可还差三千元。母亲终于下了决心,向两个哥哥求助。两个哥哥和父亲一样老实木讷,不善言语,可因为两个嫂子,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张。
我和母亲来到大哥家的时候,他们正在吃饭。大哥急忙收拾碗筷,大嫂对我们不理不睬,阴沉着脸,随手拿起了没有织好的毛衣,低头专注地织了起来。
好像是过了一个世纪,母亲才开了口,话里带着哭腔:“你小弟考上了大学,急用学费。你们??”大哥小心地看了一眼大嫂,悄悄地躲在了屋角,点燃了一支烟。大嫂暴跳如雷,突然放下手里的毛线,指着大哥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窝囊废,瞧瞧你挣的钱?自己家都养不起的,还想供人家读大学?凭什么你只读小学,他要读大学?”大哥一声也不敢吭,低着头抽烟,烟圈一圈圈地大哥眼前荡漾,像是无奈的灵魂跳舞。
母亲站在屋地中央,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我看出她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的热血一下子冲到了头顶,愤怒地大声喊道:“算了,不用你们了,我不上什么大学!不上了!”我拉起母亲就往外走,可母亲挣脱了我,一下子跪在了大嫂的面前,泪流满面:“不要这样!求求你,帮帮你弟弟吧!都是一家人,手心手背啊!”
大哥一下子跳了起来,把烟丢在地上,伸手拉起了母亲,转身一把抓过大嫂,一记耳光在屋子回响,屋里乱成了一锅粥。 我还是用两个哥哥的钱上了学。到学校报到的那天,阴雨绵绵。夜晚,躺在宿舍里,听着外面雨敲打窗户的声音,我的眼前又浮现母亲给嫂子跪下的情景,耳边回响着嫂子的哭声和骂声。我悄悄地饮下泪水,对亲情产生了怀疑。
毕业后,凭着教授对我的偏爱和自己的努力,我很快地在商海里成功。
春节来临,我衣锦还乡。哥哥很热情,两个嫂子见了我脸上讪讪的。大嫂小心翼翼地观察我的脸色,陪着小心,用极温和的语调:“你有出息了,可别忘了家里人。”我什么也没有说,把眼睛扭到了一边,她灰溜溜地到厨房洗碗去了。大哥看了看大嫂,慢慢地劝我:“小弟,不要跟她计较,女人就是这样。”哥哥们请我到他们的家做客,我不想去。母亲劝我:“还是去吧,都是一家人。”在两个哥哥家桌子上,我见到了本地极为罕见的海鲜,那是我特地从大连买来孝敬母亲的。我的心里又被针刺了一下,食不下咽,我不敢相信母亲会忘记了那一跪。母亲见我从哥哥家里回来闷闷不乐,心里明白了几分,她小心地观察我的脸色,什么也没说。夜晚躺在东北的火炕上,母亲轻轻地为我掖了掖被子,慢慢地对我说:“孩呀,都是娘的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儿都疼。”
我在被窝里泪流满面,是为自己的小心眼还是为母亲的大度,我不知道,母亲为大嫂跪下的那一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再回到家乡是为了大哥。严重的肾衰竭让他一步步走向坟墓。我和医生搜遍了互联网,可找不到能和大哥相匹配的肾。大哥躺
在床上,呼吸渐渐微弱,大嫂只是哭泣。可怜大哥才四十出头!我至今还记得他拉起跪在地上母亲的那只手。我犹豫着,我想把我的肾换给大哥,
大哥患病才仅仅一个月,母亲的头发再也找不到一根黑的,体重瘦了十多斤。听说我要给大哥一个肾,她找到了医生,决定将她的肾换给大哥。我震惊了,母亲已经是五十出头的人,身体不好,如果把肾给大哥,那后果??
我坚决不同意,和母亲抢着把自己的肾换给大哥。母亲哭了:“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啊!”大嫂跪在母亲的面前,痛哭流涕。母亲拉起了她:“孩呀,一家人,都是娘的儿呀,手
心手背!”
我悄悄地看了看自己的手心,轻轻地咬了一口,那份疼痛让我清醒,又转过手背,也轻轻地咬了一口,伴着疼痛我泪沾衣襟,我懂得了母亲心痛的滋味,也理解了当年母亲那一跪的意义。
唉,手心手背,圣洁的母爱!
19.结合上下文分析:“母亲终于下了决心,向两个哥哥求且”有什么含义?这样写与后文 有什么关系?(4分)
20.文中“我”的“小心眼”有哪些具体表现?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21.简要分析文中前后母亲和大嫂“跪“在刻画人物和揭示主题上的作用。(4分) 母亲跪在大嫂面前: 大嫂跪在母亲面前:
22.本文的线索非常明晰,细节描写也很生动,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就本文的线索或细节 描写任选一个方面对文章作简要的赏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沈从文
六岁时我已单独上了私塾。在私塾中我跟从了几个较大的学生,学会了顽劣孩子抵抗顽固塾师的方法,逃避那些书本去同一切自然相亲近。当我学会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不同社会中去生活时,学校对于我便已毫无兴味可言了。
逃学失败被家中学校任何一方面发觉时,两方面总得各挨一顿打。在学校得自已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处罚过后还常常罚跪至一根香时间。我一面被处罚跪在屠中的一隅,一面便记着各种事情,想象恰好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按照天气寒暖,想到河中的鳜鱼被钓起离水以后拔刺的情形,想到天上飞满风筝的情形,想到空山中歌呼的黄鹂,想到树木上累累的果实。,由于最容易神往到种种屋外东西上去.反而常把处罚的痛苦忘掉,处罚的时间忘掉,直到被唤起以后为止,我就从不曾在被处罚中感觉
过小小冤屈。那不是冤屈。我应感谢那种处罚,使我无法同自然接近时,给我一个练习想象的机会。
家中对这件事自然照例不大明白情形,以为只是教师方面太宽的过失,因此又为我换一个教师。对我说来,这倒又得感谢我的家中。因为现在的学校可真很远很远了.不必包绕偏街,我便应当经过许多有趣味的地方了。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剃头铺,任何时节总有人手托一个小小木盘,呆呆的在那里尽剃头师傅刮脸。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壮多力的苗人,踹在凹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木,偏左偏右的摇荡。又有三家苗人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头包花帕的苗妇人,时时刻刻口上都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背后包单里的小苗人,一面用放光的红铜勺舀取豆浆。我还必需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每天且可以从他那里看出有多少人接亲,有多少冥器,那定做的作品又成就了多少,换了些什么式样。并且还常常停顿下来,看他们贴金敷粉,涂色,一站许久。
可是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至于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的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 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实在太多了。
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为的就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窖淋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采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呜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拔刺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问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要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 (节选自《从文自传》有删节)
注:沈从文(1 9()2~1988),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
19.本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结合全文说说“小书”和“大书”分别指什么?(4分) 20.“无数希奇古怪的梦”的含义是什么?(2分)
21.作者在求学中充分展示了儿童的“野性”,结合全文,概括这些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22.作者写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时,描写了许多生动的细节。 (1)这些细节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吗?为什么?(2分)
(2)从文中的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例,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80字左右。(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钢琴大师帕德雷夫斯基的演出就要开始了,帷幕拉开,灯光闪耀。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一个小小的男孩,居然坐在钢琴前面,天真无邪地敲打着简单的儿歌——《小星星,亮晶晶》,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坐到那里的。说时快,那时候,帕德雷夫斯基蹑手蹑脚地快步跑到小男孩身边,俯身对他说:“别停下,继续弹奏。”随后,他坐下来,左手演低音,右手环抱着男孩,弹奏着助奏声部。美妙的音乐缓缓升起,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就这样,大师和男孩收获了一份新鲜有创意的作品,大家收获了一个美妙难忘的时刻。
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模块测试参考答案
一、1.C(A. yù/yùn jī/jǐ chēn/chēng; B. lǚ/l?u niǎn/zhǎn qia/xiē; C. xùn/xùn qī/qī wai/wai; D. shì/cì j
í/xī ài/yì)
2.D(A贴——帖;B峰——风,合——和;C啼——提)
3.B(亦步亦趋: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每件事情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感情色彩使用错误)
4.C(A“提高??意识”搭配不当,B“缓解”缺少宾语,应在“不可再生能源”后面加上“危机”,D“??的原因”与“引起的”句式杂糅)
5.A(B最后括号前的句号应放在后括号后,C第一个分号应该改为句号,D“楚风汉韵”不应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
二、 6.D(并非无药可治,只是没有特效治疗药)
7.A(“都会”一词不妥,注意文段中的“有的”一词)
8.D(“感染时身体无病的人的潜伏期长”的说法,没有根据) 三、9. A(燕通宴)
10. C(A任职/判断,B因为/用,C在,D代事情/还是) 11.C(①⑤言其不贪财,②言其不求高位) 12.B (计伐江南李煜与平定蜀乱互换位置)
四、13.(1)李煜危害,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示宋朝暂缓攻打,皇上(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 (2)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朝廷的计谋,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 (3)主管徐州工作时,有一官员犯罪,都已经结案了,过了一年而后才实施杖刑,人们都不知其中的缘故。
14.(1) “共从容”是兼风与人而言。对东风言,不仅是爱惜好风,(1分)且有留住光景,以便游赏之意;(1分)对人而言,希望人们慢慢游赏,尽兴方归。(1分) (2)直抒胸臆;(1分)以乐景写惜别之情;(1分)把别情融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富有诗意,是篇中的绝妙之笔。(2分)而别情之重,亦即说明同友人的情谊之深。(1分) 15.(1)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2)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亦犹今之视昔(4)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5)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五、16.④②①⑤③(和语段上的一句“中国印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创新的”保持语意的连贯,错误一处
不得分)
17.示例:(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句中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句中的“眉目”,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3)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句中的“股肱”,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4)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风波。句中的“手腕”,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之义,喻其手段、本事。(4分,每条答案2分,正确选取以“人体部分”为喻的词语造句,写出所取比喻含义,各1分) 18.第一单元:亲情萦怀。第二单元:岁月如歌。(内容切合2分;标题字数相等,形式对称2分)
六、(一) 19.两个嫂子自私吝啬,而哥哥又和父亲一样木讷老实,家里的事作不了主,母亲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向两
个哥哥求助的。(2分)暗示了借钱之难,并引出了下文母亲跪在大嫂面前求情的场面。(2分)
20.具体表现:衣锦还乡后对大嫂态度冷淡;不愿意去哥哥家里做客,见到自己用来孝敬母亲的海鲜出现在哥哥家的餐桌上后
食不下咽。(2分)用意:反衬母亲的宽宏大度,表现母爱的纯洁无私。(2分)
21.母亲跪在大嫂面前:为了筹集“我”的学费,作为长辈的母亲跪在了儿媳的面前,充分表现了母亲对我爱得无私与厚重。(2分)
大嫂跪在母亲面前:是被母亲无私献肾的言行感动,表现大嫂在母亲伟大无私的母爱感召下人性的回归,从而突出了母爱的纯洁与力量。(2分)
22.线索赏析要点:以“手心手背”为线索,贯穿全文。为“我”筹集学费、劝我到哥哥家做客、和我争着给哥哥换肾、面对大嫂的感激,母亲都说了同样的话。从题目到结尾,母亲“手心手背”的话一直贯穿其中,使文章结构非常紧凑。同时,它又是文章要表现的主题,集中表现了母亲对独生子纯洁无私、公平伟大的母爱。(“同时”前后各3分)(如果答以“跪”为线索,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19.“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2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2分)。
20.自己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物、新鲜东西的幻想。(2分,意思对即可)
21.逃避书本去同自然亲近;逃学失败时对自然的想象;上学途中对周围人、事的关注和思考;晚上做各种稀奇古怪的梦。(共4分,每项1分)
22.(1)这些细节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再现。这是一篇自转,这些人、事是作者逃学中的真实经历,而非作者的凭空想象。(2分)
(2)本题重在考察鉴赏评价能力和写作实践能力。要抓住一点分析透彻,要对文中词句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内容要充实,表达层次清楚,简明扼要。(观点2分,分析4分:其中叙评结合2分,层次清楚2分)
23.依据高考评分标准
附译文: 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我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等到长大,气质淳厚。周太祖贵妃张氏,是曹彬的从母(堂房伯母或婶婶)。周祖登基,召曹彬回京城。曹彬遵守礼节更加恭谨,公府宴会,整日端直严谨,眼睛从不斜视。仁镐对他的手下说:“老夫我自认为日夜辛劳不曾懈怠,等到见了曹监军庄重严肃,才觉得自己的散慢。”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在就立即还朝。私见(觌:d í)的礼物,一无所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世宗强行退还给他,他才恭敬地接受了,全部把它分赠给亲戚朋友而不留给自己一文钱。外任晋州兵马都监。一日,与主帅和宾客从人环坐野外,正好邻近的道的守将派人跑着送信来要见曹彬,使者向来不认识他,暗中问他人说:“谁是曹监军?”有人指着曹彬给他看,使者以为人家欺骗他,笑说:“哪里有国戚重臣,而穿着普通、坐卧用具都没有装饰的呢?”
二年(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冬,终于平定蜀乱。当时多数将领摅掠了女子和财物,曹彬袋子中只有图书、衣物而已。七年(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将计伐江南。李煜危害,派遣他的大臣徐铉拿着国书跑到宋朝,请求宋朝暂缓攻打,皇上(赵匡胤)不看李煜的国书。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十一月,曹彬又派人告诉他说:“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可怜的是全城百姓,如果能归降,这才是上策。”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
起初,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副帅潘美用这预先祝贺他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征讨,依仗天威,遵照朝廷的计谋,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尔: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产:“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顶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不久,担任枢密使,太宗即位,他又加同平章事(做宰相)
曹彬性格仁义谦敬和气厚道,在朝廷上未曾违背圣旨,也未曾说人家的过错。讨伐蜀国和李煜,没有拿什么东西据为已有。将、相兼于一身,不因官场上不同等级的不同威严而自认为有什么特别之处。在路上遇到其他官员,必定领着车子避让。没有名气的小官,每每汇报事情,他必定要穿戴整齐后才召见。任职期间的俸禄供给宗族,没有剩余的积蓄。平定蜀乱回朝,太祖不紧不慢地问官吏中哪些可以,哪些不行,他回答说:“军政之外的事情,不是我所知道的。”太祖执意追问,也只推荐随军转运使沈伦,认为他廉洁谨慎可任要职。主管徐州工作时,有一官员犯罪,都已经结案了,过了一年而后才实施杖刑,人们都不知其中的缘故。曹彬说:“我听说这个人刚娶了妻子,如果给他实施杖刑,她的公婆必定会认为新媳妇不吉利,而经常打骂她,使她难以生存所以我把这件事缓了一步,但是法律也没违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