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氏宗谱三次续修倡议书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谱》
三次续修族谱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族亲长辈、兄弟姐妹、以及侄辈后裔你们好; 族谱是记载人类文明、族系发展、家族沿袭、宗亲血脉传承的瑰宝,对提升和弘扬我锡坑李氏家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族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载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在对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和经济学均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除了可以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之外还可为我们提供追本溯源寻根问祖依据,可以让我们尊祖,敬宗,睦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族谱,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各氏族历史发展必修之物。
我四川省筠连、珙县、宜宾三县锡坑李氏宗族,原籍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锡坑甲(即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锡坑镇),清乾隆五年,(即公元一七四一年),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公妣率子李绍清、媳赖氏、孙李林茂、李林佑举家六人从嘉应州取道入川,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繁衍后昆十二代,初步估计族员已近千人,族人分布四川省筠连县(城关镇、巡司镇、腾达镇街村、腾达镇泉水村、腾达镇龙井村)、珙县(沐滩乡付家坝、巡场镇、洛表镇、上罗镇)宜宾柏溪等地。
我族自良训始祖公自清乾隆年间入川后共进行过二次修谱,(其
中入川三世祖李林茂、李林佑二公于清万硕年第一次)(入川十世祖李于坤于公元二零零六年第二次)并且初步拟定了辈分派字:
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家跃远强; 四海登朝;广大平原、粤锡坑甲、川云宏扬; 文智德轩、惠泽群芳;卓著蔚然、五福济堂、 千秋永业,万代其昌。
后经三次修谱主编查阅多方族志、考证多方史料,,并经族中长辈多次商议,研究决定更为:
良绍林发世学友,兴舟于天国运昌。 景运文明传道德,恩深秀泽继书香。 诗轩益智维宗本,忠诚宏盛定隆祥。 五福济堂千秋永,万载延承振家邦。
由于多种原因第一二次续修之族谱内容出现不少偏差与错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族系文化急需弘扬传承之际,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谱》三次修编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我李氏人丁繁盛,人才辈出,理应有完善的族谱,在零八年我在网络上认识了我广东五华宗亲李镜章老前辈和内江同族宗亲,在和他们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多相关我锡坑李氏自人美公以上的族系资料,这对于我们这些四川省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裔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发现,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不但可以完善族谱资料,还一下子把家族历史从民国、清、明、元朝推到了宋、唐、周、及商纣时期整整前进了近几千年(宋火德公、盛唐李渊、陇西李崇、老子李耳
到李氏开姓始祖李利贞公)。把家族的名望从知县提到了民族英雄,年代推到了上古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一族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在各位宗亲和我在二次修谱成员的鼓励和支持下,今准备初步
成立三次修谱筹备小组,现正式召集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后裔各支的志愿修谱人员组成委员会,虽然网络发展为我们续修家谱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但实地条件和资料也不可缺少,为了不让我李氏家族历史出现遗憾,不愧对祖先,特再此呼吁我筠珙宜三县锡坑李氏后人积极参与修谱,续谱大业,利族利国,永世流芳。
弘扬我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族系文化,是我族入川始祖李良训祖公之每位后裔义不容辞的责任,诚望诸位宗亲,同心协力,共寰盛举,负重奋进,献计献策,积极参入,为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而尽力。
特此倡议
四川省筠珙宜三县客家李氏入川始祖良训公派下十二房裔孙
入川始祖李良训公派下十一世祀孙:(四川省筠连县腾达镇龙井村二组)李天均谨呈
联系电话:15328459688
公元二零一五年乙未岁仲春于北京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