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秦沈客运专线20m及24m双线箱梁预制工艺
10000(8700)9009×1000(7×900)900100(150)10060φ100木桩1000900900基础底面木桩加固图(2)静载试验台座基础加固
(3)盲
沟排水加固地基
3000
1010100.5310210盲沟1010碎石加工场公路侧沟
台安制梁场台座首次制梁下沉量最大为6mm,最小为1mm,平均3.2mm,第二次制梁无沉降,说明设计合理;存梁台座等载预压下沉量最大为59mm,最小为12mm,平均为24mm,存梁后下沉量最大为8mm,最小为2mm,平均为3.8mm,也能满足要求;龙门吊走行线基础重载通过后无下沉量,完全满足要求;由此推测盘山制梁场的软基处理也会满足要求。
根据台安制梁场的制梁情况,我们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第一、制梁台座端头按传统思维考虑过于保守,因为双线箱梁一
进 场 便 道期张拉时梁体无上拱情况,二期张拉又不允许在制梁台座上进行,故端头受力并非比中间大,故今后基础和底模均可适当减弱。
第二、一台5吨龙门吊根本无法满足施工需要,造成工序衔接不上,影响进度,故今后需补充至少一台10吨龙门吊,最好是2台龙门吊。
第三、存梁台座未考虑使用千斤顶顶梁位置,存梁后台位下沉调平要靠300吨龙门吊提梁而不能用油顶顶梁调平,工作量太大,故今后存梁台座应考虑能使用油顶顶梁。
第四、存梁台座数量不够,仅考虑到后到工序周转用存梁台座,未考虑适当富余量,东北风大又多,经常影响架梁进度,直接导致制梁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3、模板工程:
双线制梁采用钢模板,由侧模、底模、端模和内模组成,侧模上安装工频附着式和高频附着式振动器;底模安装工频附着式振动器;内模下侧安装高频附着式振动器,按梅花型布置;底模采用双槽钢组合梁,两端为20#中间为14#,采用14#槽钢肋,端部采用30mm厚面板,中间采用8mm厚面板,分2m左右一节加工,现场安装后面板焊成整体;侧模采用14#双槽钢骨架,8mm面板组合而成,分4m左右一节加工,现场焊接或栓接成整体,纵向滑移到位;端模采用14#槽钢肋,10mm面板组合而成,锚穴采用10mm钢板弯成圆台;侧模、端模和底模用钢楔连接。内幕采用10#槽钢肋及6mm面板组成,顶部留有砼灌注孔,先整体预拼后吊装就位。24m采用液压式组
合内模。20m采用机械撑杆式组合内模,内模下侧采用550mm宽压板防止砼上涌,内模用专用钢板凳和底模支垫牢固。通过通风孔和侧模定位。
根据台安制梁场的制梁情况,我们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侧模数量不够,按传统思维一般一套侧模配2套底模,但双线箱梁拆模和立模均很困难,尺寸要求高不易保证,时间很长,故今后侧模和底模应为一配一更合理,侧模松开钢楔便可将梁吊走,之后恢复即可吊安主筋,模型刚度不需设计现在这样强,周转加快可减少制梁台位,节省的投资足够增添侧模。
端模刚度不够,端模宽12.4m,侧周边连接,砼灌注时极易变形,现虽用撑杆保证,但影响内模作业、拔管及覆盖蒸养棚,故今后需要增加横向刚度,确保梁体尺寸和管道位置。
内模刚度不够,由于内模采用大块模板,而内箱空间小,故拆模困难,导致内模变形,故今后不宜追求整体性,应做部分分解,以方便脱模,部分加强确保刚度。
桥面拉杆做成单件,稳定性差,无作业平台,挡碴模型和砼标高定位困难,安拆速度慢,故今后应尽可能焊成整体弥补上述不足。
4、混凝土工程:
制梁砼采用两台60m3/h拌合站搅拌,用两台70m3/h输送泵输送。灌注采用传统的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法,由一端向另一端灌注,下料先从两侧腹板对称下料,将砼由底部挤向底板中心,完成部分底板砼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