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飞机装配课程教学设计使用说明
,.
第1章引言
现代飞机的制造过程包括许多阶段,其中之一就是装配,在此阶段组装隔板、壁板、部件、飞机各锻件,以及相互对接、调整与检查。其装配过程的设计与精度极大地影响了飞机制造周期与产品品质。现代飞机的零件连接方法以铆钉连接为主,在重要接头处还应用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法简便可靠,但是钻孔、铆接多是手工操作,工作量很大。应用自动压铆机可以提高铆接生产率,改进铆接质量,同时也可改善装配工人的劳动条件。为了增加使用成组压铆的比例,要在构造上将飞机各部件分解成许多壁板件。
飞机部件装配和总装工作,手工劳动是主要工作方式。加之飞机制造中要使用大量的成形模胎、模具、装配型架和供协调用的标准工艺装备(样板、标准样件等),使得生产准备工作十分繁重,飞机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提高飞机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量压缩生产准备工作量和缩短飞机生产的周期。
飞机的装配是按构造特点分段进行的,首先将零件在型架中装配成翼梁、框、
,.
肋和壁板等构件,再将构件组合成部段件(如机翼中段、前缘,机身前段、中段和尾段等)。最后完成一架飞机的对接。装配中各部件外形靠型架保证,对接好的全机各部件相对位置,特别是影响飞机气动特性的参数(如机翼安装角、后掠角、上反角等)和飞机的对称性,要通过水平测量来检测。在各部件上都有一些打上标记的特征点,在整架飞机对接好后,用水平仪测出它们的相对位置,经过换算即可得到实际参数值。总装工作还包括发动机、起落架的安装调整,各系统电缆、导管的敷设,天线和附件的安装,各系统的功能试验等。总装完成后,飞机即可推出外场试飞。通过试飞调整,当飞机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时即可交付使用。
第2章装配体的分析
2.1.设计任务概述
本次装配工艺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飞机的任意部位进行测绘,并在UG上进行三维建模和做出装配动画,我们所测绘是某机型的副翼,如下图所示:
,.
图2.1 某机型的机翼中部
现代飞机的制造过程包括许多阶段,其中之一既是装配,在此阶段组装隔板、壁板、部件、飞机各锻件,以及相互对接、调整与检查。
2.2.装配构件分析
从图片2.1上可以直观的看出副翼的构件,包括U型槽,肋板三个,加强肋,角片,铆钉若干个。
由于从照片2.1中无法看出每个零件的具体尺寸,所以我们应用直尺、量角器、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机翼中部所有尺寸进行精确的测量与记录,然后根据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一一确定最终我们所需要的最终尺寸。
第3章零件建模
目前三维建模软件较多,如CATIA、UG、ProE等。都可以完成本次的课程
,.
设计,而我们这次的课程设计选择的是在UG平台上进行的三维建模、装配与动画的制作。本次的三维建模,考虑到是以蒙皮为基准由外向内的建模并完成装配。鉴于此,应首先进行蒙皮的建模。
3.1.蒙皮的建模
我们可以通过草图与轮廓弯边命令对蒙皮进行建模,其过程与结果如图3.1所示。
图3.1
3.2.U型槽的建模
U型槽的建模主要包括U型槽两端的折弯与4个铆钉孔的的定位与打孔。 U型槽的建模方法有很多,我们是在UG中的NX钣金模块下通过建立草图通过轮廓弯边命令建立出实体的,如图3.2、图3.3所示。
图3.2图3.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