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儿茶酚胺的分离检测方法概述

儿茶酚胺的分离检测方法概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16:22:20

佳木斯大学

药学院药学专业

班级:一班

姓名:姜亭亭

学号:0911074124

儿茶酚胺类物质分离分析方法概述 (姜亭亭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药学一班)

摘 要 儿茶酚胺类物质是一种内源性物质,当其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时,就代表人体出现了一些病变,如巴金森氏病、高血压等,若要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检出和定量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通过引用一些文献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一些分离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儿茶酚胺;分离;检测

儿茶酚胺类物质作为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肾上腺髓质合成与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生物体内具有较强生理学效应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它包括去甲肾上腺素( NE)、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 E)和多巴胺( DA) ,这一类物质的化学结构特点是都含有一个双羟基苯核和一个带氨基的侧链。此类物质在脑和神经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多种生理、病理现象密切相关,参与心率呼吸和睡眠等植物神经功能调控,是一 类重要的神经递质,与人们的健康有密切关系。在医学方面其含量测定不仅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和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依据,而且可应用于其他儿茶酚胺相关的疾病研究,如传统儿茶酚胺类物质活动症、忧郁症及神经系统变性病变如帕金森氏综合症,还与心血管疾病等的出现有关。因此儿茶酚胺的分析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此类物质的分离分析就更为关

键,然而使用正确的方法是得到正确的结论前提[1~5] 。

早在20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开始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检测分析

[4]

,早期的测定方法主要是三羟基吲哚法和乙二胺缩合法.随着分析科

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儿茶酚胺研究已经更加深入,目前主要的分离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毛细管电泳法(CE)、化学修饰电极法、气相色谱法(GC)、离子交换色谱(IEC)、酶催化动力学光度法以及与质谱、电化学检测法、荧光检测法、化学发光检测法之间的联用等[1-5,7,8,10-16,18,21-22]。 1化学修饰电极法

儿茶酚胺在固体电极上的电子传递速率非常缓慢,且其本身或反应产物易在电极表面吸附,导致电极表面钝化。利用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修饰电极可避免电极表面的污染,提供三维空间反应场,从而进行电催化测定。莫金垣等[24]人研究了血红素修饰电极上儿茶酚胺的电催化测定,DA和E的线性范围达1.0*10-7~1*10-4mol/L和8*10-8 ~ 4*10-5 mol/L。锇配位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转移特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倪静安等[25]人用碳及石墨作基底,讨论了[Os(bpy)2(PVP)10Cl]Cl(OsP)修饰碳基电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质,研究了三种神经递质在OsP电极上的电催化行为,测得DA、E和NE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mmol/L、60~0.1mmol/L和0~0.13mmol/L。实验证明化学修饰电极法十一中高选择性的,可连续测定的方法[3]。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发的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法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以高压输送流动相,采用高灵敏度检测器,发展而成的现代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化学检测法、荧光检测法、化学发光检测法、紫外检测的联用应用比较广泛。 2.1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HPLC- UV)法

梁秋云等[2]在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HPLC- UV)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含量实验中,他们以C18为色谱柱,以甲醇- 0. 15 mol* 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1:9,V/V, PH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 *min-1。结果显示NA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 0.5~40微克每升(r=0.999 9), 最低检测浓度为 0.05微克每升。平均回收率为97.49%,RSD小于 3.81%。本方法线性、精密度、回收率良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 NA 的药动学及相关研究。 2.2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 HPLC-FD )法

此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与荧光检测法的联用。邓向军[6]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尿液中儿茶酚胺类化合物的含量中就是运用了此方法,他采用真空浓缩和真空干燥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H PLC-FD 测定 。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较高,得出此方法准确性好、离效率高、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操作条件、CA s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对

搜索更多关于: 儿茶酚胺的分离检测方法概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佳木斯大学 药学院药学专业 班级:一班 姓名:姜亭亭 学号:0911074124 儿茶酚胺类物质分离分析方法概述 (姜亭亭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药学一班) 摘 要 儿茶酚胺类物质是一种内源性物质,当其的含量发生显著变化时,就代表人体出现了一些病变,如巴金森氏病、高血压等,若要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检出和定量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通过引用一些文献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一些分离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儿茶酚胺;分离;检测 儿茶酚胺类物质作为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肾上腺髓质合成与释放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是生物体内具有较强生理学效应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它包括去甲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