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心得体会最佳原创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心得体会
(商学院 陈珊珊)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基于此,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能力为核心,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一些设计和创新。
一、课程设计
我们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理论教学中融合模块式实训教学,并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内容接轨,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职业认证”的结合。 二、教学方法
1、实施“三结合,四阶段”的教学方式。“三结合”即:课堂教学、实训室操作和课后学生自主实训相结合。“四阶段”即: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里讲授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课堂讲授);教师在多媒体机房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进行会计软件操作演示,学生跟着老师操作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演示教学);教师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里指导学生操作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实训教学);学生在课后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自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训操作练习(自主实训)。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适应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财会教学中的尝试。课堂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立足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和主持人,学生是演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着重理解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注重岗位综合实训,以提高
12
学生的职业技能。
3、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穿插一些会计电算化应用案例,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寓于案例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又通过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更透彻的剖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积累会计电算工作经验。
三、课程考核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作了较大的修订。本课程的考核实施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和社会考证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学生在上完这门课后就可以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考试,考试及格的同学可以取得《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合格证》(即会计电算化上岗证)。期末考核内容分为操作技能考核,期末考核采用在试题库中抽取试卷的方式。
30%学习过程实践环节作业期末技能考核10P%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