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5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25.十月革命四周年时,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C [题干对“新时代”的描述是“开创全世界历史”“新阶级实行统治”,C项与这些信息相符。A项是实现“新时代”的途径,B项与信息不符,D项与题干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4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村”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 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从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下来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
(1)根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村”走向失败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6分)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和谐村”失败的原因:公社成员成分复杂,无法统一;公社矛盾尖锐,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公社运行脱离了社会实际。第(2)问,从材料二中直接归纳,从教材中补充实行八小时工作日的内容即可。
[答案] (1)公社成员成分复杂,存在诸多差异;公社建设处于探索阶段,且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公社内部矛盾突出,且脱离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工人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7年,俄国有一千五百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万人伤残。
材料二 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称为“二月革命”。
材料三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参加了什么战争,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2)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这又引发了什么革命?(6分)
(3)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后,苏俄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消灭私有制的?(4分) [解析] 第(1)(2)问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根据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三回答即可。第(3)问“方式”,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了二月革命的爆发。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十月革命。
(3)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
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马克思与列宁的主张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革命主张的主要依据。(8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革命与十月革命相比有什么不同特点?简析其原因。(8分)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4分)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第(1)问,不同结合两者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条件来分析,依据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来分析。第(2)问,不同特点结合两国的革命道路分析,原因结合两国的国情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列宁认为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据: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俄国革命拥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等。
(2)不同特点: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中国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而广大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在农村能够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
(3)认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