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版)
若x∈(,),则2x∈(,),
该区间不为余弦函数的单调区间,故B,C,D都错,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解析式的确定问题,考查辅助角公式的运用,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逆用等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考查学生的整体思想和余弦曲线的认识和把握.属于三角中的基本题型.
12.(5分)(2011?河北)函数y=
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
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 A.2 B.4 C.6 D.8
【考点】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正弦函数的图象. 【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
【分析】的图象由奇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而得,所以它的图象关
于点(1,0)中心对称,再由正弦函数的对称中心公式,可得函数y2=2sinπx的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也是点(1,0),故交点个数为偶数,且每一对对称点的横坐标之和为2.由此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解:函数
,y2=2sinπx的图象有公共的对称中心(1,0),作出两个函数
的图象如图
当1<x≤4时,y1<0
而函数y2在(1,4)上出现1.5个周期的图象, 在在
和和
上是减函数; 上是增函数.
∴函数y1在(1,4)上函数值为负数,且与y2的图象有四个交点E、F、G、H 相应地,y1在(﹣2,1)上函数值为正数,且与y2的图象有四个交点A、B、C、D 且:xA+xH=xB+xG═xC+xF=xD+xE=2,故所求的横坐标之和为8 故选D
【点评】发现两个图象公共的对称中心是解决本题的入口,讨论函数y2=2sinπx的单调性找出区间(1,4)上的交点个数是本题的难点所在.
第13页(共53页)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5分)(2011?河北)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则z=x+2y的最小值为 ﹣6 .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
【分析】在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得到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把目标函数
z=x+2y变化为y=﹣x+,当直线沿着y轴向上移动时,z的值随着增大,当直线过A点时,z取到最小值,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最小值. 【解答】解:在坐标系中画出约束条件的可行域, 得到的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目标函数z=x+2y, 变化为y=﹣x+,
当直线沿着y轴向上移动时,z的值随着增大, 当直线过A点时,z取到最小值,
由y=x﹣9与2x+y=3的交点得到A(4,﹣5) ∴z=4+2(﹣5)=﹣6 故答案为:﹣6.
【点评】本题考查线性规划问题,考查根据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在可行域中,找出满足条件的点,把点的坐标代入,求出最值.
14.(5分)(2011?河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离心率为
.过Fl的直线交于A,B两点,且△ABF2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
+=1 .
第14页(共53页)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题意,△ABF2的周长为16,即BF2+AF2+BF1+AF1=16,结合椭圆的定义,有4a=16,即可得a的值;又由椭圆的离心率,可得c的值,进而可得b的值;由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可得椭圆的方程.
【解答】解:根据题意,△ABF2的周长为16,即BF2+AF2+BF1+AF1=16; 根据椭圆的性质,有4a=16,即a=4;
椭圆的离心率为将a=
,即=,则a=
2
2
c,
2
c,代入可得,c=2
+
=1;
,则b=a﹣c=8;
则椭圆的方程为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性质,此类题型一般与焦点三角形联系,难度一般不大;注意结合椭圆的基本几何性质解题即可. 15.(5分)(2011?河北)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2,则棱锥O﹣ABCD的体积为 8 .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由题意求出矩形的对角线的长,结合球的半径,球心到矩形的距离,满足勾股定理,求出棱锥的高,即可求出棱锥的体积.
【解答】解: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2,
所以棱锥O﹣ABCD的体积为:
=8
.
,所以球心到矩形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8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内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常考题型.
16.(5分)(2011?河北)在△ABC中,B=60°,AC=,则AB+2BC的最大值为 2 . 【考点】余弦定理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设AB=c AC=b BC=a利用余弦定理和已知条件求得a和c的关系,设c+2a=m代入,利用判别大于等于0求得m的范围,则m的最大值可得. 【解答】解:设AB=c AC=b BC=a 由余弦定理
cosB=
第15页(共53页)
所以a+c﹣ac=b=3 设c+2a=m 代入上式得 22
7a﹣5am+m﹣3=0
2
△=84﹣3m≥0 故m≤2当m=2
时,此时a=
222
,c=
符合题意
因此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涉及了解三角形和函数思想的运用.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0分)
17.(12分)(2011?河北)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3a2=1,a3=9a2a6,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log3a1+log3a2+…+log3an,求数列{
2
}的前n项和.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2
【分析】(Ⅰ)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q,由a3=9a2a6,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后得到关于q的方程,由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得到满足题意q的值,然后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2a1+3a2=1,把求出的q的值代入即可求出等比数列的首项,根据首项和求出的公比q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
(Ⅱ)把(Ⅰ)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代入设bn=log3a1+log3a2+…+log3an,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化简后,即可得到bn的通项公式,求出倒数即为通项公式,然后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列举出数列的各项,抵消后即可得到数列{项和.
【解答】解:(Ⅰ)设数列{an}的公比为q,由a3=9a2a6得a3=9a4,所以q=. 由条件可知各项均为正数,故q=. 由2a1+3a2=1得2a1+3a1q=1,所以a1=. 故数列{an}的通项式为an=
(Ⅱ)bn=故则
=﹣+
+…+
+
+…+=﹣2(﹣
=﹣(1+2+…+n)=﹣)
)]=﹣
, ,
.
2
2
2
2
的
}的前n
=﹣2[(1﹣)+(﹣)+…+(﹣
第16页(共53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