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中考数学攻略 专题2 待定系数法应用探讨
【答案】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直线AB过点A(1,0)、点B(0,﹣2),
?k?b?0?k?2∴?,解得?。
b=?2b=?2??∴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2。 (2)设点C的坐标为(x,y),
∵S△BOC=2,∴
1?2?x=2,解得x=2。 2∴y=232﹣2=2。 ∴点C的坐标是(2,2)。
【考点】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1)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A(1,0)、点B(0,﹣2)分别代入解析式即可组成方程组,从而得到AB的解析式。
(2)设点C的坐标为(x,y),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S△BOC=2求出C的横坐标,再代入直线即
可求出y的值,从而得到其坐标。
例3:(2012湖南岳阳8分)游泳池常需进行换水清洗,图中的折线表示的是游泳池换水清洗过程“排水﹣﹣清洗﹣﹣灌水”中水量y(m)与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求整个换水清洗过程水量y(m)与时间t(min)的函数解析式; (2)问:排水、清洗、灌水各花多少时间?
3
3
【答案】解:(1)排水阶段:设解析式为:y=kt+b,
∵图象经过(0,1500),(25,1000),
? b=1500 ? k=?20 ∴?,解得:?。∴排水阶段解析式为:y=﹣20t+1500。
25k+b=1000b=1500??清洗阶段:y=0。
灌水阶段:设解析式为:y=at+c,
∵图象经过(195,1000),(95,0),
? 195a+c=1000 ? a=10 ∴?,解得:?。∴灌水阶段解析式为:y=10t﹣950。
95a+c=0b=?950??(2)∵排水阶段解析式为:y=﹣20t+1500,∴令y=0,即0=﹣20t+1500,解得:t=75。
∴排水时间为75分钟。
清洗时间为:95﹣75=20(分钟),
∵根据图象可以得出游泳池蓄水量为1500 m,
∴1500=10t﹣950,解得:t=245。故灌水所用时间为:245﹣95=150(分钟)。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1)根据图象上点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得出排水阶段解析式,以及清洗阶段:y=0和灌水阶段解析式即可。
(2)根据(1)中所求解析式,即可得出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例4:(2012湖南娄底3分)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则它的解析式是【 】 A.y??3
1221 B.y?? C. y? D. y? 2xxxx【答案】B。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设反比例函数图象设解析式为y?将点(﹣1,2)代入y?k, xk2得,k=﹣132=﹣2。则函数解析式为y??。故选B。 xx2
例5:(2012江苏连云港12分)如图,抛物线y=-x+bx+c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O为坐标原点,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点E在抛物线上,点F在x轴上,四边形OCEF为矩形,且OF=2,EF=3,
(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求△ABD的面积;
(3)将△AO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点A对应点为点G,问点G是否在该抛物线上?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1)∵四边形OCEF为矩形,OF=2,EF=3,
∴点C的坐标为(0,3),点E的坐标为(2,3).
把x=0,y=3;x=2,y=3分别代入y=-x+bx+c,得
2
?c=3?b=2,解得?。 ??4+2b+c=3c=3??∴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x+2x+3。 (2)∵y=-x+2x+3=-(x-1)+4,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D(1,4)。∴△ABD中AB边的高为4。 令y=0,得-x+2x+3=0,解得x1=-1,x2=3。 ∴AB=3-(-1)=4。 ∴△ABD的面积=
2
2
2
2
13434=8。 2(3)如图,△AO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CO落在CE所在的
直线上,由(1)(2)可知OA=1,OC=3,
∵点A对应点G的坐标为(3,2)。 ∵当x=3时,y=-3+233+3=0≠2, ∴点G不在该抛物线上。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矩形的性质,曲线图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分析】(1)在矩形OCEF中,已知OF、EF的长,先表示出C、E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该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1)的函数解析式求出A、B、D三点的坐标,以AB为底、D点纵坐标的绝对值为高,可求
出△ABD的面积。
(3)根据旋转条件求出点A对应点G的坐标,然后将点G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直接进行
判定即可。
例6:(2012江苏无锡2分)若抛物线y=ax+bx+c的顶点是A(2,1),且经过点B(1,0),则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 【答案】y=﹣x+4x﹣3。
【考点】待定系数法,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分析】∵抛物线y=ax+bx+c的顶点是A(2,1),∴可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1。
2
2
2
2
2
又∵抛物线y=a(x﹣2)+1经过点B(1,0),∴(1,0)满足y=a(x﹣2)+1。 ∴将点B(1,0)代入y=a(x﹣2)得,0=a(1﹣2)即a=﹣1。 ∴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x﹣2)+1,即y=﹣x+4x﹣3。
例7:(2012浙江宁波12分)如图,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交y轴于C(0,﹣2),过A,C画直线.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点P在x轴正半轴上,且PA=PC,求OP的长;
(3)点M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以M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C相切,切点为H. ①若M在y轴右侧,且△CHM∽△AOC(点C与点A对应),求点M的坐标; ②若⊙M的半径为22
2
2
2
22
45,求点M的坐标. 5
【答案】解:(1)∵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交x轴于A(﹣1,0),B(2,0)
∴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1)(x﹣2),
将x=0,y=﹣2代入,得﹣2=a(0+1)(0﹣2),解得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x﹣2),即y=x﹣x﹣2。 (2)设OP=x,则PC=PA=x+1,
在Rt△POC中,由勾股定理,得x+2=(x+1), 解得,x=
2
2
22
2
33,即OP=。 22(3)①∵△CHM∽△AOC,∴∠MCH=∠CAO。
(i)如图1,当H在点C下方时, ∵∠MCH=∠CAO,∴CM∥x轴,∴yM=﹣2。 ∴x﹣x﹣2=﹣2,解得x1=0(舍去),x2=1。 ∴M(1,﹣2)。
(ii)如图2,当H在点C上方时,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