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第一辑)第9单元 溶液(含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2016?常德)将100g 98%的浓硫酸注入900g水中,所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8% B.10.0%
C.10.9%
D.11.1%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设所得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则100g×98%=(900g+100g)×x x=9.8%.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2016?衡阳)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不加催化剂
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一份加催化剂,一份
C.通电使水分解
9
D.镁和铝
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来进行解答; B、根据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分解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
D、当加入少量金属时,等质量的Al和Mg,Al产生氢气的质量比Mg多,因此Al所对应的曲线在Mg的上方,且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消耗Al的质量比Mg少.
【解答】解:A、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再加入硝酸钾固体还能继续溶解,等到饱和后硝酸钾不再溶解,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会改变,故A正确;
B、催化剂会加快过氧化氢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氧气量的多少,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放出的氧气量相同,只是反应时间的不同,故B错误;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故C错误;
D、将镁片和铝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混合,则酸全部参加反应,酸相同,最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金属的质量,当加入少量金属时,等质量的Al和Mg,Al产生氢气的质量比Mg多,因此Al所对应的曲线在Mg的上方,图象符合该特点,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3.(2016?杭州)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分析】根据题意,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结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
10
【解答】解:A、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后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6?德州)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70g水中,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g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 B、根据t1℃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根据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分析解答; D、根据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解答.
【解答】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不知温度,则无法比较,故错误; 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C、t2℃时,甲的溶解度是30g,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30g甲溶解在7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21g+70g=91g,不是100g溶液;故错误;
100%.甲、乙物质
100%解答;
11
D、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
5.(2016?德阳)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卤水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SO4 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
C.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
D.20℃时,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氯化镁,故A错误;
B、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然后减小,故B错误;
C、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将卤水加热到80℃以上蒸发水分,逐渐析出的晶体是NaCl和MgSO4,故C正确;
D、20℃时,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40g,所以向40gNa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氯化镁不能达到饱和,故D错误. 故选:C.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