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阳市“十二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划,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完成各区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及批复工作。在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企业、农家乐等进入,阻截一切污染源,制定合理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地方性法规,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和饮用水水质公告制度,落实《贵阳市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切实保护和改善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确保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重点实施好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环境管理考核制度,切实保护好水资源。 三、噪声污染控制
“十二五”期间继续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结合城市拓展,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交通状况,控制市区人口密度,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扩大禁鸣路段,严格控制建筑、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噪声污染,切实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重点实施好工业噪声污染治理工程。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十二五”期间,继续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污泥处置工程列入环保重大工程,进一步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工程建设力度,加快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建设,建立全过
程管理体系,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专业化运营,提升危险废物处置工程设施的运营管理效率。到2015年,中心城区医疗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农村地区医疗废物安全风险基本控制;积极推进脱硫石膏、磷石膏、煤矸石、粉煤灰、煤泥、炉渣等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提高污泥利用处置率,加强污泥利用处置全过程追踪监督管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继续开展对攴厨垃圾、废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加快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建设,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开展对原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尤其是卫生填埋项目的评估工作,加强对填埋工艺安全性和渗沥液处理问题的研究,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工艺改造。重点实施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 “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日处理能力700吨的南郊生活垃圾处置场,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短冲生活垃圾处置场;设置高雁、桐木岭、孟关三座大型垃圾中转站;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在金阳、白云、沙文、高新开发区、新添寨及花溪建立一次转运站,新建和改造垃圾转运站51座,新增收运规模1900吨/天;新增日处理200吨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贵阳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清镇、开阳、息烽、修文垃圾卫生填埋场;关闭所有的生活垃圾临时堆放场,实施垃圾堆放场及周边环境生态恢复。实施好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
快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设施建设力度,妥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强化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加强对汞、砷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加快对废油、废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加快贵阳市医疗处理处置中心建设,促进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专业化,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提升运营处置管理能力。 五、土壤污染防治
土壤污染防治是我市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十二五”期间,我市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市土壤污染进行全方位评价,提出土壤分区控制、利用和保护对策。以高浓度、高风险、重金属污染为主,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工作,作好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工作。 六、农村环境保护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落
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准入,淘汰污染严重和工艺落后的生产项目,防止“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示范乡镇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活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重点实施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以开展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农业秸秆等污染物的治理及综合利用力度。
七、节能减排与重金属污染防治
“十二五”期间,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理念,继续推行以清洁生产为统领,以节能降耗为核心,推动节能环保型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研发,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工艺、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加强工业“三废”排放中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从源头上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强化综合治理,确保现有企业冶炼废渣的无害化处置。逐步安全处置历史遗留堆存的废渣及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开展环境敏感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土修复工程,遏制和减轻污染破坏程度。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完成贵州华能焦化制气公司焦化尾气综合利用、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炉窑烟气余热利用项目、林东矿业集团红林瓦斯发电站、贵阳中化开磷化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