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四 10.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含解析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
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
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 ( ) A.广东省 B.上海市 C.北京市 D.江苏省
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
A.毗邻港澳 B.市场广阔 C.环境优美 D.人才充足
【解析】1选A,2选A。第1题,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四省(区、市)中,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产业集聚最明显。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较早开始承接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
(2018·烟台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3、4题。
3.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4.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 D.农产品供应不足
( )
【解析】3选B,4选C。 第3题,图示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从①到④依次是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东北模式。这些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第4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知识拓展】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和“阳光花城”转型,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163
5.图示区域交通干线布局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经济欠发达 B.气候条件差 C.地形地质复杂 D.科技水平低
( )
6.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 ( )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城市化阶段完成 C.钢铁产业全部转移 D.工业化阶段完成
7.攀枝花正由“百里钢城”向“阳光花城”转型的积极意义是 ( )
A.城市规模扩大,以绿地为主 B.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 C.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D.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解析】5选C,6选A,7选D。第5题,图示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影响交通干线的布局;经济欠发达、气候条件差、科技水平低不是主要影响因素。第6题,攀枝花由“百里钢城”向“养老之城”转型,说明了该城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继续进行;此地没有钢铁产业转移;工业化仍在进行。第7题,由材料可知,攀枝花积极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模扩大,但不是以绿地为主;减少城市的污染,但没有彻底解决了城市环境污染;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比较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