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兽医病理学》复习参考题
B、异物巨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多,椭圆形,杂乱的分布于胞浆内,出现于比较大的异物周边(吞
噬功能最强大) 19、纤维素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各期的病理变化(包括特征、眼观、镜检)。
答:纤维素性肺炎是以支气管和肺泡内渗出大量纤维素为特征的急性炎症。这种肺炎常表现为肺脏的一个大叶甚至全肺,故又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发热(稽留热)、咳嗽、犬坐式、咳出铁锈色鼻液,胸部叩诊呈大片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病理特征——1、多从支气管肺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支气管和肺泡内可见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3、有明显的阶段性。即充血水肿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溶解吸收期。呈大理石样外观。 充血水肿期——①特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浆液性水肿和红白相间花纹状。
②眼观: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肺组织充血、水肿呈鲜红色,质地比较柔软,比正常肺脏稍变硬。切面湿
润,按压时流出大量浑浊,浅黄色血样泡沫状液体,边缘透明、钝圆、比重增加,肺组织投入水中,呈半沉浮状态。
③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H.E肺泡内充满均质红染浆液,其中含少量RBC,中性粒细胞等。
红色肝变期——①特征:肺泡壁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细支气管和肺泡内有大量纤维素和红细胞,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发绀现象不明显。
②眼观:肺脏体积高度重大,呈紫红色,质地变实如肝,切面干燥、凹凸不平、呈颗粒状。小叶间质增宽,充
满半透明胶样渗出物,比重增加,投入水中,完全下沉。
③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肺泡腔呈一片血海、充满大量RBC和纤维素、少量中性粒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纤维素丝穿过肺泡孔,与临界肺泡相互连结的现象较为多见。
灰色肝变期——①特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现象减轻或消失,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溶解。临床表现为有明显的发绀现象,持续一段时间,低张性缺氧而死亡。
②眼观:肺脏体积显著肿大,颜色灰白色或灰褐色,质地仍坚实如肝,切面干燥呈颗粒状,比重增加,将一块病变肺
组织投入水中,组织完全下沉。
③镜检:肺泡腔毛细血管缩小,甚至呈闭锁状态。肺泡内充满大量嗜中性粒白细胞和纤维素,纤维素穿过肺泡孔与临界肺泡相互连结的现象也较为多见。
溶解消散期——①特征:渗出的中性粒白细胞崩解,渗出的纤维溶解吸收和肺泡上皮再生,临床:发绀现象
缓解,流出脓性鼻液,听诊闻及湿罗音。
②眼观:肺体积缩小、质地变柔软、实变病灶消失,并逐渐恢复正常,切面湿润,颗粒外观基本消失,呈半透明状,类似胶冻样。挤压时流出大量脓性液体,比重:投入水中,半沉半浮。
③镜检:肺泡壁毛细血管重新开放,嗜中性白细胞溶解,纤维素被溶解液化,肺泡上皮再生。
并可见少量巨噬细胞在肺泡腔里。
20、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答:肾小球肾炎:是指肾小球炎症为主的肾炎,它先发生于肾小球,然后波及肾小囊,最后到肾小管和间质。
根据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一般将肾小球肾炎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新月型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肾区疼痛、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眼观:肾肿大、表面及切面呈红色,故称“大
红肾”。切面皮质增宽,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红色小点。
镜检: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肿胀增生,肾小囊腔中可见白细胞、红
细胞、浆液和纤维素。
亚急性肾小球肾炎——眼观:肾肿大,色泽苍白或灰黄,故称“大白肾”,切面皮髓间隙清楚。
镜检: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亡,血管球相继纤维化,球囊壁层细胞增生,形成具有特征性的 “环状体”或“新月体”。
慢性肾小球肾炎——眼观:肾皱缩,体积缩小,凹凸不平或呈颗粒状,质硬,被膜增厚,难以剥离,切面
- 17 -
皮质变薄,纹理不清,又称为“皱缩肾”。
镜检:肾小球体积变小,纤维化或透明变性,球囊壁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肾小管
闭塞,结缔组织增生。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眼观:早期病变不明显,晚期体积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后期亦发生纤维化。
镜检:肾小球肥大,呈分叶状,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增宽。 21、叙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各种不同血栓的结构特点。
答:条件和机理——血管内膜损伤(胶原纤维暴露→血小板粘集→释放ADP 及血小板因子。胶原纤维暴露→激活血液中的Ⅻ因子→激活内凝系统。损伤的内膜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血流状态改变{血液在正常流速和正常流向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流的中轴流动(轴流),血浆在血流的周边流动,血小板与血管壁之间隔着一层血浆带,因此不易接触,当血流缓慢或产生漩涡时血小板由轴流变为边流、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增加,并与损伤的内膜接触而发生凝集)
血液性质发生改变(主要指血液的凝固性增高,如创伤、烧伤、大手术等,血小板数量增加,血液粘性增高,凝固酶原和纤维蛋白原也有所增加。)
血栓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上述血栓形成因素的影响下 ① 血管内膜粗糙,血小板沉积局部形成漩涡 ② 血小板继续粘集,形成血小板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集 ③ 小梁间形成纤维蛋白网,网眼中充满红细胞 ④血管腔阻塞,局部血流停滞,停滞后血液凝固。
白色血栓——动脉、静脉都可形成,但多见于静脉。血小板在损伤的血管壁上粘附、堆积,形成血小板梁,小梁周围有白细胞粘集,然后才有少量的纤维蛋白析出,形成灰白色凝块,形成血栓头部。
混合血栓——白色血栓向血管腔突起,血流呈现涡流,边轴流混合, 血小板形成的小梁析出纤维蛋白网,网罗大量红细胞,形成红白相间的层状波纹,称混合血栓,形成血栓体部。
红色血栓——当混合血栓逐渐形成并逐渐增大,阻塞血管腔后,局部血流停滞、发生凝血,构成红色血栓形成血栓的尾部。
微血栓——是由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构成,光镜下呈嗜酸性均质透明状,又称透明血栓。多见于败血症、烧伤等。
22、叙述疾病的概念、特征和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特点。
答: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动物的生产力下降、适应能力降低,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特征—— A、疾病必有因、没有无病因的疾病;
B、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各组织、器官、系统之间及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协调的结果;C、疾病是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
D、生产力下降是疾病的标志之一。
生发展过程——潜伏期(隐敞期):从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机体时起,到第一批症状出现为止。
A、同一病因侵入机体的不同部位,潜伏期不一; B、不同疾病的潜伏期不一;
C、同一病原毒力的强度不一,潜伏期不一;
前驱期(先兆期):从疾病出现最初征兆,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这一时期。所表现的症状都是非特异症状。 临床经过期(明显期):主要症状或典型症状表现出来的阶段。 转归期(终结期):疾病的结束阶段。
转归现象:骤退:是疾病的临床症状在数小时或一昼夜迅速消失,往往预后不良。
缓退:是疾病的临床症状在较长时间逐渐消失。
恶化: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使症状和机能障碍加重。 转归结局: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和死亡。
23、叙述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及方法。
- 18 -
① 是否能剖:⑴如果尸体发生腐败,一般不进行尸体剖检,特殊情况例外,如法医。
⑵如果患有恶性传染病,严禁剖检,如死于禽流感、炭疽杆菌等的动物。
② 剖检场地的要求:有条件,最好在专门的病理剖检室进行剖检,水泥地面,墙裙至少1m以上、瓷砖、有排
污通道等,在室外进行剖检应远离圈舍、宿舍、畜禽、道路、水源同时要求地势较高较干燥的地方,同时要在生活区的下风口进行尸体剖检,事先挖一个2m以上的深坑以便深埋。
③ 器械和药品的准备:随时保持解剖器材的锋利、随时配制好药品,小动物剖检,只需要一把剪刀和一把镊子
即可进行,大动物则需要一套比较完全的解剖器材(解剖刀、拨皮刀、脑刀、手术刀、骨剪、手术剪、镊子、肠剪等)还要随时保持锋利。
④ 剖检前尸体的处理:要防止其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的污染,用塑料薄膜裹住使天然孔与泄殖腔阻塞,运输
后车辆要进行清洗消毒等。
⑤ 剖检人员自身防护:非传染性病剖检,如中毒性疾病,穿实验服即可,人畜共患病的动物剖检时须戴头帽、
戴上眼镜、系上胶围裙、带上乳胶手套、穿上桶鞋等、剖检人员至少三人(一名主检:熟悉动物
解剖结构,有较好的病理学知识;一名助检:须知道解剖器械的名字;一名记录员:及时把主检说的有关尸体剖检的病理变化记录清楚。
⑥尸体剖检的时间:为防止尸体的腐败和减少经济的损失,应尽快进行。
⑦有选择的剖检:选择生前临床症状比较典型、有代表性病理变化较为明显,最好没有经过药物治疗的动物进
行剖检
⑧做好善后工作: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尽快做出病理剖检报告,眼观不能判断的还要进行一
系列的实验室检查。
1、坏死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2、描述肝淤血(或肺淤血)的病理变化。 3、叙述肝硬变的病理变化
4、叙述热型的概念及各种热型的特点 5、试比较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的特点。 6、良、恶性肿瘤的哪些区别? 7、等张性缺氧发生的原因和机理? 8、炎性渗出液的作用? 9、水肿发生原因和机理。
10、休克时微循环发生发展过程及机理。 11、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变化。 12、叙述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3、叙述肿瘤细胞的同类型。 14、叙述肺结核的病理变化。 15、叙述炎症时白细胞的游出过程。
16、叙述肝细胞颗粒变性和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 17、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特征。
18、炎症的概念及炎性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19、纤维素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各期的病理变化(包括特征、眼观、镜检)。
- 19 -
20、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21、叙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及各种不同血栓的结构特点。 22、叙述疾病的概念、特征和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特点
注 意:
复习题只是供复习参考,它并不是考题,更不是考题的全部,请同学们以书本和课堂讲解为准,认真努力全面的复习,才能取得优秀成绩。
- 20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