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定位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作业20190214152
。 专题十 区域定位、区域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这座由砂岩构成的“餐桌”上为一片荒芜的戈壁滩,而它中部的洼地却植被茂密。图X10-1示意桌山及其周边地区。据此完成1~3题。
图X10-1
1.形成桌山顶部荒芜的戈壁滩与植被茂密的洼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热量 C.水分
B.海拔高度 D.海陆位置
( )
2.攀登桌山,沿途可以看到
①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成群羚羊在林中漫步 ③岩石层理构造显著 ④成片的苹果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开普半岛
( )
B.沿岸渔业资源极为丰富 D.夏季沿海地区风浪较大
A.夏季炎热多雨 C.水能资源丰富
“蜀”为我国四川省简称,《诗经》里“娟娟者蜀,蒸在桑野”讲的就是桑蚕文化在此兴盛。早在先秦时期,蜀地就开辟了经云南出缅甸、印度、巴基斯坦至中、西亚的中西交通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唐宋后因茶叶大量外销,西南商道更以茶叶、马匹贸易为主,形成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图X10-2为该贸易线路在云南的分布图。据此回答4~6题。
1
图X10-2
4.形成蜀地桑蚕文化的气候原因是 A.温暖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暖湿润 D.炎热少雨
5.沿“南方丝绸之路”的某商队在图示路段可能见到的传统建筑是 ( )
( )
A B C D
图X10-3
6.“茶马古道”以当地的云南马匹为主要运输动力,推测此种马的特性为 ( ) A.高大威猛、骁勇善战 B.体质结实、短小强悍 C.体格高大、四肢强健 D.体型矮小、皮厚毛粗
景观作为一个整体代表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是在自然和人类的相互影响下逐步地改变、影响或适应特定的生态因子后形成的。图X10-4为我国和西欧两处典型传统村庄景观图。读图完成7~9题。
2
图X10-4
7.造成两幅景观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交通运输方式不同 D.农业生产方式不同
8.20世纪中期,图甲地区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明显增加,主要得益于 ( ) A.耕地规模扩大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增加 D.资金投入多 9.图乙中大面积的植被最有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牧草 D.落叶阔叶林
2017年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以下称共享单车)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试行了电子围栏技术,骑车人如果没有将车辆停放在指定区域内,很可能会导致无法正常还车。图X10-5为某企业采用的电子围栏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 )
图X10-5
10.该企业的电子围栏主要采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 ( ) A.GPS和RS
B.RS和GIS
C.GIS和GPS D.GPS和VR 11.电子围栏设定区域不宜选择在 A.商业中心附近 B.大学城内校园内部
( )
3
C.公交站点周边 D.居民小区内部便道两侧 二、非选择题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上吃土豆丝,午饭烩土豆块,晚上吃土豆饼”,可以说陕西省老百姓“无土豆不欢”。土豆相对于其他作物,比较耐旱、耐寒、耐瘠薄,陕西省土豆种植区域产量居全国前列,土豆已经成为陕西人的主粮。 材料二 下面为渭河流域示意图和黄土高原窑洞景观图。
图X10-6
图X10-7
(1)土豆多被人当作蔬菜食用,为什么在陕西省成为老百姓的主粮?
(2)简述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对渭河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3)窑洞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民居形式,也是陕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条件角度推测,图X10-6中甲、乙、丙、丁四处哪一处可能有窑洞存在?并说明理由。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