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学业成绩的研究
性别和社会实践方面差异显著(P=0.05)。即女生在学习动机显著(P=0.03)强于男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显著(P≤0.001)好于男生;参与过社会实践的学生学习动机显著(P=0.012)高于没参与过的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显著(P<0.003)好于没参与过的学生。
(二)自主学习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学业成绩、自主学习、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进行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这表明学业成绩与自主学习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学业成绩与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成绩与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分析结果,自主学习及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两维度与学业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大于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高自主学习能力者学业成绩水平显著高于低自主学习能力者学业成绩水平。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Zimmerman&Risemberg,1997;Pintrich,1990)。高自主学习者能更准确的掌握信息的核心,能综合考虑环境、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大脑中积极构建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学习策略,从而在自主学习下,能取得较高的成绩。低自主学习者,他们对信息的掌握和策略的选择不准确,再加上学习动机低,使得对他们自己学习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水平比较低。自主学习之所以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与它能够促进个体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有关。察哈拜吉和考
克斯(Chaharbaghi&Cox,1995)指出,自主学习基本上符合深度学习的特征。因而可以看成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 (三)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自主学习对学业成的影响,对自主学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本研究分四步建立回归方程。以自主学习及其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学业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自主学习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3显示,由于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的t检验都显著(P<0.05),所以自主学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也显著。
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业成绩有预测作用。自主学习对学业成绩有影响。具体而言,自主学习主要通过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影响了学业成绩。 四、建议
(一)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积极建构其内部机制 首先,明确自主学习的深层内涵。为什么学?怎么学?如何学?学的效果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来寻找自主性学习的根源,从而成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动力。然后,在整个知识系统的学习中,让学生清楚知识的获取过程,教师对知识的构建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生的直接动力。同时,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中,如何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是教师进行
引导和教育的内部要求。
(二)发挥高校管理模式的优势,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高校教育的目标中,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更明显。在教育活动中,学习的内容和设计能较好的结合学生生理年龄和心理特点、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激发。另外,通过校园文化、目标激励、同辈影响、物质鼓励等多样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更好的外部条件。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Butler R.Effects of task-and ego-achievement goals on information-seeking during task engage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65):18-31. [2]霍秉坤,徐慧璇,黄显华.自主学习概念及其培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2(7).
[3]Zimmerman B J,Schunk D H.Self2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2nd ed.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1. [4]赵同领,田勇全.国外自主学习的若干模型:述评和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3(6)54-60.
[5]王静琼,张卫,朱祖德等.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学报,2010年Vol.42,No.2,262、270. [6]Schunk,D.,Zimmerman,B.J.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