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物理选修3-4同步练习:13-7 - 光的颜色 - 色散
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薄膜干涉来解释的是( ) A.雨后的彩虹
B.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彩色 C.透过昆虫的翅膀看阳光呈彩色 D.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 答案:B
解析:雨后的彩虹是色散现象,故选项A错误;透过昆虫的翅膀看阳光呈彩色是衍射现象,故选项C错误;水珠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是全反射的结果,故选项D错误;油膜在阳光照射下呈彩色是薄膜干涉的结果,故选项B正确。
2.(2012·临朐高三质检)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BC折射率n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A+2+4,其中A、
λλ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
[Ks5u.com]
A.屏上c处是紫光 C.屏上b处是紫光 答案:D
B.屏上d处是红光 D.屏上a处是红光
解析:太阳光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则紫光折射率最大,红光折射率最小,所以紫光偏折程度最大,对应屏上d处,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对应屏上a处。
3.以下关于偏振片和增透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水下景物时,为减小光在水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增透膜
B.为减小光在照相机镜面处的反射,使景物更加清晰,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一偏振片
C.照相机的增透膜厚度通常为λ/2 D.3D立体电影充分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答案:D
解析:水面的反射光是偏振光,减弱偏振光的影响,应该加偏振片,故选项A错误;照相机镜头前应加增透膜,以减小反射光,故选1项B错误;增透膜的厚度通常为绿光在增透膜这种介质中的波长的,
4故选项C错误;3D立体电影充分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故选项D正确。
4.(2012·枣庄模拟)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
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 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 答案:D
解析:金属丝圈在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时,不影响薄膜上薄下厚的分布,因而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D对。
5.如图所示,在水中有一厚度不计的薄玻璃片制成的中空三棱镜,里面是空气,一束光A从棱镜的左边射入,从棱镜的右边射出时发生了色散,射出的可见光分布在a点和b点之间,则( )
A.从a点射出的是红光,从b点射出的是紫光 B.从a点射出的是紫光,从b点射出的是红光
C.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红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紫光 D.从a点和b点射出的都是紫光,从ab中点射出的是红光 答案:B
解析:本题中是空气三棱镜放在水中,光线由水中射入棱镜,经两次折射射到水中,空气相对于水是折射率小的介质,据折射定律分析,出射光线将向棱镜顶角偏折,这样,B选项正确。
6.
两个完全相同的等腰三棱镜如图放置,相邻两侧面相互平行,一束白光从棱镜A的左面入射,从B的右面出射,则出射光线是( )
A.一束白光 C.散射彩色带 答案:D
7.雨后公路的积水上漂着薄薄的油层,看上去有许多彩色花纹,其中有一条绿色花纹与一条蓝色花纹相邻。在这两条花纹处,哪里的油层更薄些?为什么?
解析:根据光干涉出现亮纹的条件知,路程差kλ=L2-L1=2nd(d为膜厚度),相邻两条绿纹与蓝纹的k值相同,而λ绿>λ蓝,所以在这两条花纹处蓝纹所对应的油层更薄些。
能力提升
1.(2011·安庆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透膜的厚度应为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
B.光的色散现象表明了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各色光在同一介质中的光速也不同
C.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D.光的衍射为光的波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答案:C
λ
解析:增透膜厚度不宜太厚,所以增透膜的厚度应为,使从增透4
B.白光带 D.平行彩色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