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家电网公司2016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配电部分)修改完整版 - 图文
170.作业人员攀登杆塔时,手扶的构件应( A )。
A.牢固 B.方便 C.灵活 D.耐用
171.在杆塔上使用梯子或临时工作平台,应将两端与固定物可靠连接,一般应由( A)人在其上作业。
A.一 B.二 C.三 D.四
172.立、撤杆应设专人统一指挥。开工前,应交待施工方法、指挥信号和( A )。 A.安全措施 B.技术措施 C.组织措施 D.应急措施 173.立、撤杆塔时,禁止基坑内有人。除指挥人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在杆塔高度的( B)倍距离以外。
A.1.1 B.1.2 C.1.3 D.1.4 174.使用临时拉线时,一个锚桩上的临时拉线不得超过( B )。 A.一根 B.两根 C.三根 D.四根
175.利用已有杆塔立、撤杆,应检查杆塔( B )及拉线和杆塔的强度,必要时应增设临时拉线或采取其他补强措施。
A.基础 B.根部 C.中部 D.上部
176.使用吊车立、撤杆塔,钢丝绳套应挂在电杆的( D )以防止电杆突然倾倒。 A.中间位置 B.根部 C.上部 D.适当位置
177.使用倒落式抱杆立、撤杆时,主牵引绳、尾绳、杆塔中心及抱杆顶应在一条直线上,抱杆下部应固定牢固,抱杆顶部应设临时拉线,并由( D )均匀调节控制。
A.安全监护人 B.技术人员 C.工作负责人 D.有经验的人员 178.在带电线路、设备附近立、撤杆塔,杆塔、拉线、临时拉线、起重设备、起重绳索应与带电线路、设备保持表6-1所规定的安全距离,且应有防止( B )接近带电导线的措施。 A.立杆过程中拉线跳动和杆塔倾斜 B.立、撤杆过程中拉线跳动和杆塔倾斜 C.立、撤杆过程中拉线跳动 D.撤杆过程中拉线杆塔倾斜
179.在110kV带电设备附近立、撤杆塔,杆塔、拉线、临时拉线、起重设备、起重绳索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C )米。
A.3 B.4 C.5 D.6
180.在35kV带电设备附近立、撤杆塔,杆塔、拉线、临时拉线、起重设备、起重绳索应与带电设备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B )米。
A.3 B.4 C.5 D.6
181.在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地方放线、撤线,应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做好跨越架搭设、封航、封路、在路口设专人持( A )看守等安全措施。 A.信号旗 B.警示标志 C.对讲机 D.荧光棒
182.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线时,应先取得( A )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航、封路、在路口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等安全措施。 A. 主管部门 B.上级部门 C.经信部门 D.交通部门 183.拆除杆上导线前,应检查( D ),做好防止倒杆措施,在挖坑前应先绑好拉绳。 A.卡盘 B.拉线 C.埋深 D.杆根
13
184.放线、紧线时,处理有卡、挂现象,应松线后处理。处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线处( B )。 A.内侧 B.外侧 C.下方 D.上方
185.放线、紧线与撤线时,作业人员不应站在或跨在已受力的牵引绳、导线的( B ),展放的导线圈内以及牵引绳或架空线的垂直下方。
A.外角侧 B.内角侧 C.上方 D.受力侧 186.( C )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做法松线。
A.原则上不得 B.可以 C.禁止 D.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可 187.架空绝缘导线不得视为( A )。
A. 绝缘设备 B.导电设备 C.承力设备 D.载流设备 188.邻近带电导线的工作中,应使用绝缘无极绳索,风力应小于( B ),并设人监护。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189.在带电杆塔上进行测量、防腐、巡视检查、紧杆塔螺栓、清除杆塔上异物等工作,风力应小于( B )级。配电《安规》
A.6 B.5 C.4 D.3
190.若停电检修的线路与另一回带电线路( D ),并导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线路接触或接近至表5-1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内,则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接地。 A.交叉 B.平行 C.同杆架设 D.接近 191.邻近10 kV带电线路工作时,人体、导线、施工机具等与带电线路的距离应满足( A )要求。
A.1.0m B.0.7m C.0.4m D.0.9m 192.在110 kV带电线路下方进行交叉跨越档内松紧、降低或架设导线的检修及施工,应采取防止导线跳动或过牵引与带电线路接近至( C )安全距离的措施。 A.2m B.2.5m C.3.0m D.3.5m
193.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时,工作票中应填写多回线路中每回线路的( A )。
A.双重称号 B.双重名称 C.位置称号 D.线路名称 194.在带电导线附近使用绑线时,应在下面绕成小盘再带上杆塔。禁止在杆塔上( A )。 A. 卷绕或放开绑线 B. 卷绕绑线 C.放开绑线 D. 使用绑线 195.柱上变压器台架工作,若变压器的低压侧无法装设接地线,应采用( D )措施。 A.禁止工作 B.加强监护 C.拆除引线 D.绝缘遮蔽
196.不宜在跌落式熔断器(B)新装、调换引线,若必须进行,应采用绝缘罩将跌落式熔断器上部隔离,并设专人监护。
A.上部 B.下部 C.左侧 D.右侧
197.环网柜部分停电工作,若进线柜线路侧有电,进线柜应设遮栏,悬挂“(A)”标示牌; A.止步,高压危险!B.禁止合闸,有人工作!C.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D.从此进出 198.配电站的变压器室内工作,人体与10kV高压设备带电部分应保持( A )安全距离。 A.0.7m B.1.0m C.1.5m D.3.0m
199.配电变压器柜的(C )应有防误入带电间隔的措施,新设备应安装防误入带电间隔闭锁
14
装置。
A.柜体 B.后盖 C.柜门 D.操作把手
200.在配电站或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 A ),并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A.放倒,由两人搬运 B. 放倒,由一人搬运 C.一人水平搬运 D.两人水平搬运 201.低压配电网中的开断设备应易于操作,并有明显的( C )指示。 A.仪表 B.信号 C.开断 D.机械 202.低压电气工作时,拆开的引线、断开的线头应采取( B )等遮蔽措施。 A.胶带包裹 B.绝缘包裹 C.帆布遮盖 D.剪断包裹 203.低压电气带电工作使用的工具应有( A )。
A.绝缘柄 B.木柄 C.塑料柄 D.金属外壳
204.所有未接地或未采取绝缘遮蔽、断开点加锁挂牌等可靠措施隔绝电源的低压线路和设备都应视为( D )。
A.检修 B.运行 C.停运 D.带电 205.不填用工作票的低压电气工作可( C )进行。
A.两人 B.三人 C. 单人 D.单人监护
206.高低压同杆(塔)架设,在( B )低压带电导线未采取绝缘隔离措施或未停电接地时,作业人员不得穿越。
A.上层 B.下层 C.对侧 D.邻近 207.低压装表接电时,( A )。
A.应先安装计量装置后接电 B.应先接电后安装计量装置 C.计量装置安装和接电的顺序无要求 D.计量装置安装和接电应同时进行 208.电容器柜内工作,应断开电容器的电源、( A )后,方可工作。 A.逐相充分放电 B.充分放电 C.刀闸拉开 D.接地 209.当发现配电箱、电表箱箱体带电时,应( B ),查明带电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A.检查接地装置 B.断开上一级电源 C.通知用户停电 D.先接地 210.非运维人员进行的低压测量工作,宜填用( D )。
A.配电第一种工作票 B.配电第二种工作票 C.配电带电作业工作票 D.低压工作票 211.在低压用电设备上工作,需高压线路、设备配合停电时,应填用相应的( A )。 A.工作票 B.任务单 C.工作记录 D.派工单
212.配电《安规》带电作业的规定适用于在海拔( C )及以下交流10(20)kV的高压配电线路上,采用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进行的带电作业。其他等级高压配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A.500m B.800m C.1000m D.1200m 213.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应由具有带电作业资格和( B )的人员担任。
A.熟悉设备情况 B.实践经验 C.考试合格 D.变电或线路第一种工作票签发人资格 214.带电作业监护人的监护范围不得超过( C )作业点。
A.相邻两个 B.一定范围内 C.一个 D.两个
15
215.带电作业需要停用重合闸的作业和带电断、接引线工作应由( B )履行许可手续。 A.运行值班人员 B.值班调控人员 C.专责监护人 D.工作负责人 216.带电作业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向( A )汇报。
A.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 B.值班调控人员 C.运维人员 D.工作票签发人 217.风力大于( A ),或湿度大于80%时,不宜带电作业。 A.5级 B.6级 C.4级 D.3级 218.风力大于5级,或湿度大于( C )时,不宜带电作业。
A.60% B.70% C.80% D.90% 219.高压配电线路不得进行( B )作业。
A.中间电位 B.等电位 C.地电位 D.带电
220.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值班调控人员或运维人员发现相关设备故障,应立即通知( D )。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监护人 D. 工作负责人 221.带电作业期间,与作业线路有联系的馈线需倒闸操作的,应征得( C )的同意,并待带电作业人员撤离带电部位后方可进行。
A.调度 B.工作监护人 C.工作负责人 D.工作许可人 222.对作业中可能触及的其他带电体及无法满足安全距离的接地体(导线支承件、金属紧固件、横担、拉线等)应采取( B )。
A.作业人员防护措施 B.绝缘遮蔽措施 C.拆除措施 D.隔离措施 223.作业区域带电体、绝缘子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遮蔽)措施。禁止同时接触两个非连通的带电体或同时接触带电体与( C )。
A.导电体 B.绝缘子 C.接地体 D.工器具 224.10kV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 A )m。
A.0.7 B.0.4 C.0.8 D.0.5
225.更换绝缘子、移动或开断导线的作业,应有防止( A )的后备保护措施。开断导线时不得两相及以上同时进行,开断后应及时对开断的导线端部采取绝缘包裹等遮蔽措施。 A.导线脱落 B.导线断裂 C.导线断股 D.导线移动 226.禁止地电位作业人员直接向进入电场的作业人员传递非绝缘物件。上、下传递工具、材料均应使用( C )绑扎,严禁抛掷。
A.钢丝 B.扎带 C.绝缘绳 D.白布带 227.作业人员进行换相工作转移前,应得到( D )的同意。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调度 D.监护人
228.带电、停电配合作业的项目,当带电、停电作业工序转换时,双方工作负责人应进行( B ),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A.口头交代 B.安全技术交接 C.任务交接 D.签字确认 229.禁止( A )断、接引线。
A.带负荷 B.带电 C.停电 D.无负荷
230.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所接引线长度应适当,与周围接地构件、不同相带电体应有足够安全距离,连接应牢固可靠。断、接时应有防止( D )的措施。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