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上平台设计及计算
洋溪河大桥水上平台设计及计算
钱洛路新建一期工程的主要工程为洋溪河大桥水中灌注桩的施工,洋溪河大桥总长334.6m,其中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组合箱梁,全长30m;引桥为20m、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全长300m;跨径组合为:(20+20+25+20)+(20+20+25)+(25+30+20)+(20+20+25+20+20)m,全桥共有88根桩基。其中7#、8#、9#、10#、11#墩桩基位于洋溪河中,有一定的施工难度,经过技术、经济等方面考虑,决定搭设水上作业平台进行桩基的施工。
一、 编制依据
1、 钱洛路新建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 2、 相关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及现有施工条件 3、 相关海事、航道的法律、法规及通航要求 4、 施工期间人员、各种机械的施工荷载和空间要求 二、 编制原则
1、 满足通航、防洪有关要求,确定作业平台位置、大小 2、 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施工期间人员设备的安全及通
航船只的安全
3、 以经济实用、减低成本为原则,达到易施工、易拆卸的要求,
提高所使用的材料周转使用。
三、 现场条件简介
1、现场情况
现有河道150M宽,主航道宽30M,现在水位高程1.90M,历年
1
设计水位2.38M,主墩处水深4.0M,附近驳岸高程2.33M。 2、地质情况
高程 土质 极限承力KPa 极限摩阻力KPa -2.9~-5.9M 粘土 190 40 四、工程特点及难点
1、作为施工人员行走和钻机的轨道,便道和水上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工程,对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极高,施工环境均在水中,施工难度大。 2、便道和平台施工木桩基础均位于水中,在水中进行测量放样控制、 定位、施工难度大。
3、沿路线方向有一污水管线位于中分带位置,施工时要为其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五、排架施工工艺 1.木桩的插打
木桩采用振动沉桩的方法进行木桩的施工,采用船载10吨的振动打桩锤进行施工,木桩插打按最后的入土深度控制,通过桩承载力的计算洋溪河桥木桩打入粘土层不小于2米,即可保证单桩承载力满足要求。(见附后计算书)
打桩顺序按先岸边后水中,先浅后深的顺序施打。每打完一根桩进行平面位置垂直度及高程的复测,对不满足要求的桩拔出重打。相邻桩施工完毕,即横向联接加固,后续上部承重结构的安装。
2.木桩纵、横向联接
2
本次设计用Φ16cm的圆木进行联接,耙钉加固各联接点。
3.木桩桩头处理
按平台设计标高将桩头割平,保证其在一个平面上,使各个桩均匀受力。 4.横梁的安装
横梁用25×30cm木方,加固仍采用耙钉,但是要保证耙钉的长度。 5.面板的铺设
面板采用厚5cm的木模板,横纵向用铁钉对梁进行加固联接。
六、平台设计说明
作业平台主要承载回旋钻机10t自重,钢筋笼4t,首灌砼5t及人员荷载。根据现场条件和新设计的桩位,平台搭设长36m,宽4m,平台面高程为4.0m,平台面板采用5cm厚木板铺设,下铺25×30cm木方加固,横主梁采用25×30cm木方,纵横向间隔1m~1.5m用16cm的圆木加强连接,并连接主支架加固。下部采用Φ25cm,4~10米长圆木桩作承力基础,木桩间距1~2米,为加强圆木桩承载能力及稳定性,相邻圆木桩之间用Φ16cm圆木做剪刀支撑及横系加强,每个平台两排木桩之间设置水平剪刀撑。详见后附图。 七、受力计算
集中荷载:旋转钻5吨,钢筋笼4吨,首灌砼5吨。 均布荷载:人: 0.2吨/m2 5CM木板:0.0054吨/m2
3
木方: 0.1吨/m2 1、主梁计算
根据木桩设计布置,纵横向主梁最大间距4m,以简支结构为计算模型,最不利荷载是集中荷载作用在2m处,同时有均布荷载作用。 集中荷载:P=14T×10×1.4=196KN
均布荷载:q=3.05KN/M P q ↓ ↓ ↓ ↓ ↓ ↓ ↓ ↓ ↓
△ △ 2m 2m 4m 图示
202.1 KN·M
+ 弯矩图
① 弯矩计算 Mmax=PL/4+qL2/8 L:跨径为4m
经计算: Mmax=202.1KN·M δmax=M/W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