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广西省梧州市高考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卷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固氮”的锂-氮二次电池,将可传递Li+的醚类作电解质,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氮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2Li3N-6e-=6Li++N2↑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钌复合电极流向锂电极 D.脱氮时,Li+向钌复合电极迁移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总反应
可知: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6Li-6e-═6Li+,Li+移向
正极,氮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Li++N2+6e-═2Li3N,充电是放电的逆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
A. 固氮时,锂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为正极反应的逆反应:2Li3N-6e-=6Li++N2↑,故B正确;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锂电极流向钌复合电极,故C错误; D.脱氮时,Li+向锂电极迁移,故D错误; 答案:B 【点睛】
明确原电池负极:升失氧;正极:降得还,充电:负极逆反应为阴极反应,正极逆反应为阳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金属锂的活泼性。 2.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事实 结论 在相同温度下,向1 mL0.2 mol/LNaOH溶液中滴入A 2滴0.1 mol/L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C 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D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发生反应MgCl2+2NaOH=Mg(OH)2↓+2NaCl,由于NaOH过量,因此再滴入FeCl3溶液,会发生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不能比较Mg(OH)2和Fe(OH)3溶解度大小,A错误;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为酸性气体,其水溶液显酸性,B错误;
C. 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A浓度比HB大,在反应过程中HA溶液中c(H+)比较大,证明H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A
H++A-,HA是弱酸,故酸性HB>HA,C正确;
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B.B
C.C
SiO2是两性氧化物 D.D
HB的酸性比HA强 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溶解度:Mg(OH)2>Fe(OH)3 D. SiO2与氢氟酸反应产生SiF4和H2O,SiF4不是盐,因此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关于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平衡H2(g)+I2(g)
2HI(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恒温恒容,充入H2,v(正)增大,平衡右移 B.恒温恒容,充入He,v(正)增大,平衡右移 C.加压,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D.升温,v(正)减小,v(逆)增大,平衡左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恒温恒容,充入H2,氢气浓度增大,v(正)增大,平衡右移,故A正确;
B. 恒温恒容,充入He,各反应物浓度都不变,v(正)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 加压,体积缩小,各物质浓度均增大,v(正)、v(逆)都增大,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 升温,v(正)增大,v(逆)增大,由于正反应放热,所以平衡左移,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恒容容器通入惰性气体,由于浓度不变,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恒压条件下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变大,浓度减小,相当于减压。 4.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的氧化物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 B.Y的单质能从含R简单离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R单质 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高 D.简单离子的半径:R>M>X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A.M、N的氧化物Al2O3、SiO2都能与Z、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NaOH反应,但SiO2不与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ClO4反应,选项A错误;B.F2非常活泼,与含氯离子的水溶液反应时直接与水反应,无法置换出氯气,选项B错误;C.X、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铝熔点很高,选项C正确;D.O2-、Al3+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Cl-比它们多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大,故离子半径Cl->O2->Al3+,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侧重对化学用语的考查,注意理解氢氧化铝的两性,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由图可知,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F元素,Z为Na元素,M为Al元素,N为Si元素,R为Cl元素,据此分析得解。
5.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盐酸,以下操作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滴定管用待装液润洗 C.滴定结束滴定管末端有气泡 【答案】B 【解析】
A. 滴定管需要用待装溶液润洗,A不符合;B.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会引起待测溶液增加,使测定结果偏高,B符合;C. 滴定管末端有气泡,读出的体积比实际体积小,计算出的待测液浓度偏低,C不符合;D.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
有液体溅出则使用的标准溶液减少,造成结果偏低,D不符合。故选择B。 6.某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6,如果分子中含有3个-CH3、2个-CH2-和1个代物最多可能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9种 【答案】A 【解析】 【详解】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则该烷烃中含有碳原子数目为:N=3个-CH3、2个-CH2-和1个
B.8种
C.5种
D.4种
,则该结构的烃的一氯取
86?2=6,为己烷; 14,则该己烷分子中只能含有1个支链甲基,不会含有乙基,其主链含有5
个C,满足条件的己烷的结构简式为:①CH3CH(CH3)CH2CH2CH3,②CH3CH2CH(CH3)CH2CH3,其中①分子中含有5种位置不同的H,即含有一氯代物的数目为5;②分子中含有4种位置不同的H,则其一氯代物有4种,所以该结构的烃的一氯取代物最多可能有:5+4=9种。 故选A.。 【点睛】
烃的等效氢原子有几种,该烃的一元取代物的数目就有几种;在推断烃的二元取代产物数目时,可以采用一定一动法,即先固定一个原子,移动另一个原子,推算出可能的取代产物数目,然后再变化第一个原子的位置,移动另一个原子进行推断,直到推断出全部取代产物的数目,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和遗漏。
7.B发生反应:3A(g)+bB(g)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
-1
cC(g) ?H=-QkJ·mol
(Q>0),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s时,A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 B.图中交点时A的消耗速率等于A的生成速率 C.化学计量数之比b ∶c = 1∶2 D.12s内反应放出0.2QkJ热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