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再见了亲人教案修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再见了亲人教案修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8:52:41

《再见了,亲人》教案

一、导入﹝忆亲人﹞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那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

我有一个舅舅,但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他,就连我妈妈也没见过。外婆去世后,妈妈就一直珍藏着舅舅从朝鲜寄回的唯一一封亲笔信。

那是在59年前,也就是建国的第二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战争愈演愈烈,战火一直烧到了祖国的边境——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击美国、支援朝鲜、保家卫国毅然奔赴朝鲜前线。当时,年仅19岁的舅舅也在应征之列。

从舅舅踏上行程的那天起,外婆每到傍晚都会站在门口久久的张望,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舅舅的乳名,盼着舅舅能早些回来。可是等啊等,盼啊盼,可一直等到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了,也没能盼回舅舅??盼回的却是一张革命烈士的横匾。舅舅在上甘岭战役中不幸被敌机击中,壮烈牺牲。其实,舅舅只是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中最普通的一个。

在这场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先后出兵130余万,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的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包括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

我们可亲可敬的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一起,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正义与良知赢得了胜利。

1958年10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踏上了回国的列车。分别的时候,他们紧紧握住朝鲜人民的手,深情的说:再见了,亲人!﹝课件出示﹞

火车马上就要开了,他们仍紧紧抱着志愿军不忍放手,哭喊着说:再见了,亲人!火车已经走远,他们只能在心底默默呼喊:再见了,亲人!

是啊,八年的血雨腥风共同渡过,八年的峥嵘岁月一起走过,血与肉凝成的深情厚谊怎能不感天动地?怎能不让人牵肠挂肚啊!让我们齐声说:再见了,亲人!

手写板书:再见了 亲人

﹝过渡:﹞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他们也一定极想回到自己的白发双亲和妻儿的身边。那么,究竟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呢?请打开书68页。

二、念亲人

1、师有感情的范读第一段

这一段中指的亲人是谁?﹝板书:大娘、﹞她是不是志愿军真正的亲人呢?你对“亲人”这个词是如何理解的?﹝按常理讲,有血缘关系的人 才称为亲人。﹞

大娘与志愿军战士没有血缘关系,志愿军却亲切地大娘称为“亲人”, 从哪看出大娘像对待亲人般对待志愿军?

【1、】送打糕

打糕吃得容易吗?

“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

哪几个词语更能体现“雪中送炭”的困难和危险?﹝炮火、硝烟、阵地﹞所以这几个词语应该重读,来试试。

大娘仅仅是为我们送来了打糕吗?还送来了什么?﹝鼓励、信心、希望、母亲的爱??﹞战士们怎么不会感动得流泪呀! 【2、】失孙孙

大娘身上还有让你感动的地方吗?

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板书: 失去 孙孙﹞

你知道什么叫“唯一”吗?﹝仅仅只有一个﹞请你来读读这句,读出你的感情。唯一的小孙孙失去了,大娘心里会怎样?﹝痛苦﹞再请你痛苦的读读这句。只有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带到朗读中,入情入境,才能把文章读好

大娘不心疼自己的孙孙吗?不是不疼,只是那一刻,大娘心理更清楚谁更需要她。在紧要关头,大娘毅然作出了救志愿军,这真是比亲人还亲。

来看看这张照片,﹝出示相片﹞这张照片在当年志愿军战士回国时,刊登在中国人民日报上。从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什么?﹝师: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儿子在告别自己的亲娘!﹞

重点指导朗读 【1、】志愿军已坐上了列车,大娘还紧抱住战士不舍得离去,志愿军劝说道: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大娘因为什么几夜没合眼? 有首诗说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大娘担心志愿军把她忘怀,还是摇摇头,仍不忍离去。志愿军恳求道: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

火车就要开了,大娘就是不肯离开,志愿军哀求道: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当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带着对朝鲜妈妈的深深敬意和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来读读这几段。

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您就是我们的亲娘!﹝过渡:文章中还有谁让你感动?﹞

大嫂

【1、】挖野菜

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

前沿阵地上的野菜好挖吗?会有哪些危险?她知道吗?明知有危险还去,这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大嫂为什么还要去?志愿军没有吃的会怎样?﹝把志愿军当做亲

人看,不能眼睁睁看着亲人饿肚子。﹞

﹝为了志愿军能吃饱肚子,大嫂付出了双腿残废的代价。﹞ ﹝板书:失去 双腿﹞

哪位是吃过大嫂挖的野菜的战士?来读读这段

志愿军们怎么忍心让拄着双拐的大嫂在崎岖的山路上一送再送呢?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

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分别的时候,战士们深情的说: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在战士的心中,大嫂,您就是我们的是亲人,您就是我的亲嫂子!

小金花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在你眼中,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坚强、机智、聪明、有胆识﹞妈妈牺牲了,小金花难过吗?妈妈去世了她为什么没有哭?她把悲痛深藏在心里,化成了对敌人的仇恨。﹝板书:失去 妈妈﹞

什么样的消息叫“噩耗?”是妈妈主动拉响的,而不是敌人拉响的。怎样读,让我们感受到她失去的是妈妈,而不是别人?

师引读:妈妈牺牲的噩耗传来时,她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不够有信心,再读: “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再狠一点:“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真是个敢爱敢恨的孩子。真是个刚强的孩子!

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为什么与志愿军叔叔分别时她却哭了呢?﹝妈妈走了,志愿军就是她的亲人,志愿军走了,她就什么亲人也没有了﹞

志愿军此时的心情怎样?其实,志愿军叔叔也舍不得丢下失去妈妈的小金花呀!所以,在分别时,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句呢?﹝心疼、关切﹞带着心疼与不舍,再来读读这句: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安慰小金花: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还说点什么来安慰小金花?小金花,别哭了,不要哭了,志愿军叔叔永远是你的亲人!﹝过渡:还有谁没有告别?﹞

就只有大娘、小金花、大嫂来送别吗?作者选取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实她们就代表着﹝板书: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例举典型的人物和事例的写法。朝鲜人民不是志愿军的亲人,志愿军却亲切的称他们为亲人,想想,就是一般的亲人能把自己的双腿奉上,能放下自己的小孙孙不管,能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吗?所以,我们管这个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二﹞、别亲人

当离别的哭泣与长鸣的汽笛交织在一起时,当我们从车窗伸出手、探

出头与朝鲜人民道别,千言万语,化作至真之诚的一句话:再见了,亲人!

点读:谁来试一次,再加一句。评读:怎么样?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列车已缓缓开动,志愿军再次深情的呼喊: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点读

为什么希望列车慢一点开呢?表达了战士怎样的心情?﹝以推迟与亲人分别的时间,对曾经洒过热血的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这块土地上,不但有朝鲜的亲人,还长眠着中国的战友、亲人。〉

列车已经走远,再也看不见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见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默默地呼喊: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朝鲜人民与中国志愿军亲如一家,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他们的爱穿越了生死、超越了国界,﹝可以说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我们愿 :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我们更愿世界永久的和平!

板书设计

再见了,亲人

大 娘 失去孙孙

不是亲人 小金花 失去妈妈 胜似亲人

大 嫂 失去双腿

再见了 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案 一、导入﹝忆亲人﹞ 同学们,想听故事吗?那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 我有一个舅舅,但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他,就连我妈妈也没见过。外婆去世后,妈妈就一直珍藏着舅舅从朝鲜寄回的唯一一封亲笔信。 那是在59年前,也就是建国的第二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战争愈演愈烈,战火一直烧到了祖国的边境——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击美国、支援朝鲜、保家卫国毅然奔赴朝鲜前线。当时,年仅19岁的舅舅也在应征之列。 从舅舅踏上行程的那天起,外婆每到傍晚都会站在门口久久的张望,嘴里不停的念叨着舅舅的乳名,盼着舅舅能早些回来。可是等啊等,盼啊盼,可一直等到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了,也没能盼回舅舅??盼回的却是一张革命烈士的横匾。舅舅在上甘岭战役中不幸被敌机击中,壮烈牺牲。其实,舅舅只是千千万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