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第1课时课时作业含解析
解析:东北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除纬向变化外,还明显受地形的影响。 答案:(1)气温年较差由低纬度(南)向高纬度(北)逐渐增大,山地小于平原。 (2)黑龙江省北部
(3)特点:冬季寒冷,南北温差较大;夏季温暖,普遍高温。
成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由北向南递增,北部深受冬季风的影响;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但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南北得到的太阳辐射相差较小。
(4)39 ℃左右。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P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其原因是该处地势较高(大兴安岭)。
[能力提升]
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三江平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 ) A.90天 C.130天
B.115天 D.140天
2.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 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 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三江平原春小麦播种期在4月1日至4月11日,成熟期在7月21日至8月1日,经计算可知春小麦的生长期为102~122天之间,故B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南部比北部播种期和成熟期都要早,故C项正确。东部山地播种期晚于同纬度
中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而播种期和成熟期较晚。
答案:1.B 2.C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作物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粮食比重大致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大、潜力巨大的是( ) A.玉米 C.水稻
B.大豆 D.粮食
4.上题正确选项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
解析:第3题,图中所示农作物中比重大致逐年增加的只有水稻。第4题,水稻生长需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降水,东北地区虽然冬季气温低,生长期较短,但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适合水稻生长。
答案:3.C 4.B
5.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①④处均有小麦种植,但品种不同,原因是什么?
(2)③处与⑤处农业地域类型各是什么?为什么两处农业地域类型不同?
(3)低温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但也有人认为低温是其优势,你如何理解? 解析:(1)①④两处纬度有差异,热量条件不同,导致小麦品种不同。(2)③处为三江平原,⑤处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所以农业类型不相同。(3)可从对害虫及水分的影响等方面考虑。
答案:(1)①处为春小麦区,④处为冬小麦区,二者的区别源于纬度不同,热量条件的差异。 (2)③处为商品谷物农业,⑤处为畜牧业。 原因:③处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所以发展的是商品谷物农业;⑤处为呼伦贝尔草原,气候较干旱,草类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
(3)低温使害虫难以生存,农药用量少,适合发展绿色农业;低温使冬雪延续到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利于播种;低温使冻土层深厚,春季表层冻土融化而下层不融,水分难以下渗,利于保墒;低温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利于有机质积累,作物品质优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