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第1课时课时作业含解析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1节第1课时课时作业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54:22

[基础巩固]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4题。

评价类别 热量满足率 满足程度 水分满足率 土壤养分满足率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 光温潜力利用率 气候潜力利用率 气候—土壤潜力 76.4 利用率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C.降水

B.气温 D.土壤

28.7 41.4 农作物A 22 79 84 76 11.3 51.0 64.2 农作物B 22 84 84 29 4.4 20.2 24.1 农作物C 16 84 84 42 4.5 29.0 34.7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 C.土壤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C.农作物C

4.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 D.河西走廊

解析:从满足程度上看热量满足率最低,故该地发展农业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为气温。

B.农作物B D.农作物B和C B.降水

D.社会经济因素

从土壤养分满足率来看,其最主要的优势为土壤。从资源利用率来看,该地最适合农作物A的种植。综合分析四地区的特征可知该地为松嫩平原。

答案:1.B 2.C 3.A 4.C 读我国东北地区图,回答5~6题。

5.图中a—b—c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为( ) A.自a到c降水逐渐减少 B.自a到c降水逐渐增加 C.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 D.自b到c降水逐渐增加

6.关于a、b、c三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为水稻生产基地 B.b地为林业生产基地 C.c地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D.三地中a地的单产效益最高

解析:第5题,结合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东北地区地形状况和图中等值线分布可以判断,b、c两地的年降水量都低于400 mm,自a到b降水逐渐减少,自b到c降水先增加后减少。第6题,a地位于长白山区,为林业生产基地;b地位于松嫩平原,为粮食生产基地;c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为畜牧业生产基地。

答案:5.C 6.C

读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 C.降水丰沛

B.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8.对该地宜农荒地的开发要特别注意( ) A.防风固沙 C.土地盐碱化

B.保持水土 D.保护湿地

解析:第7题,图示地区为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土壤肥沃。第8题,该地湿地分布广,在开发宜农荒地时要注意保护湿地。

答案:7.B 8.D

9.季节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 目前,俄罗斯正计划将其远东地区的数百万公顷闲置土地以象征性的租金长期租给外国人耕种。

(1)指出图中季节冻土等日数线的走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水源条件,并分析该条件的主要成因。 (3)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说明甲地区不宜盲目扩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原因。 (4)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

解析:第(1)题,季节冻土等日数线东段大致呈东西延伸,受纬度影响显著;西段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影响显著。第(2)题,该地区纬度较高,蒸发弱,多沼泽,地下水丰富,因而可以发展该种植技术。第(3)题,大面积发展水稻种植导致耗水量增多,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径流量减少,生态恶化。第(4)题,从区位、地价、政策、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

答案:(1)走向:东段为东西走向,西段为东北—西南走向。 主要影响因素:东段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的影响。

(2)地下水丰富。 成因:河流、沼泽多;降水较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较多;植被条件较好,涵养水源能力较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层中有冻土。

(3)种植水稻耗水量大;人口增长,经济发展,需水量日益增加;沼泽面积减少;“井灌种稻”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年径流总量减少。

(4)乙地区闲置土地面积较大;两国政策的支持;乙地区土地租金较低;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中国邻近乙地区;中国劳动力充足。

10.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归纳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推断该区域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4)图中P地的年较差大约是多少?与附近同纬度地区相比,其年较差有何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基础巩固]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4题。 评价类别 热量满足率 满足程度 水分满足率 土壤养分满足率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 光温潜力利用率 气候潜力利用率 气候—土壤潜力 76.4 利用率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C.降水 B.气温 D.土壤 28.7 41.4 农作物A 22 79 84 76 11.3 51.0 64.2 农作物B 22 84 84 29 4.4 20.2 24.1 农作物C 16 84 84 42 4.5 29.0 34.7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 C.土壤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 C.农作物C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