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第3节《光的直线传播(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课题:§3.3光的直线传播
【学习目标】
1、学生参与影子游戏,在游戏中思考阴影的成因;
2、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
当堂检测
1.你玩过手影么,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步枪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步枪前端的准星和瞄准点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直线上这就利用了___________道理,能证明这一道理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3.“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他描述的是 现象(选填“日食”或“月食”),此现象可以用光的 原理来解释。 4.关于光的传播规律,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光在任何条件下都沿直线传播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A.人射击时要作到“三点一线”才能射中目标 B.日食的形成
C.我们可以看见画在黑板上的直线
D.树林中,我们可以看见从树缝里漏下一条条光束
6.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A.手影的形成 B.小孔成像
C.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D.早晨,我们看见了还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课后巩固 1.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利用光的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演员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1)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________传播的。
(2) 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声,这是因为不同乐
器所发声音的________是不同。
(3) 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__________三色光依不同比
例混合而成。
1
(4) 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他们是固态二氧化碳________时吸热降温导致空气中
________遇冷_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
(5) 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
音箱,舞台产生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光在______ ____中是沿直线传播。
4.当太阳,金星,地球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太阳上有一个小黑斑在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金星凌日”,是难得的天文奇观,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黑斑是金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影子
B.小黑斑是由于金星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而形成的 C.小黑斑是金星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D.小黑斑是地球在太阳上形成的像
(2014广安)错误!未指定书签。.下列现象不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 B.烈日下行走的人,出现了人影相随 C.日食与月食的形成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 B. C. D. ).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4乌鲁木齐).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
2
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套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像。可以用光的__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像的大小____(以上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__km。
N M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