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阿房宫赋》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语文学案 编制:审批:
《阿房宫赋》检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突兀(wù) 骊山(lì) 殆尽(dài) 廊腰缦回(màn) ....B.珠砾(lì) 迤逦(lǐ) 涨腻(nì) 倚叠如山(dié) ....C.摽掠(piào) 仓庾(yǔ) 宝鼎(dǐnɡ) 胜负之数(shù) ....D.极妍(yán) 媸(chī) 闲暇(xiá) 朝歌夜弦(xuán) ....
解析 A项中“骊”应读lí;C项中“摽”应读piāo;D项中“弦”应读“xián”。 答案 B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兀(wù) 水涡(wō) 不霁何虹(jì) 妃嫔媵嫱(yìnɡ) ....B.矗立(zhù) 辇车(niǎn) 雷霆乍惊(zhà) 鼎铛玉石(dānɡ) ....C.逦迤(yǐ) 锱铢(zī) 架梁之椽(chuán) 直栏横槛(kǎn) ....D.剽掠(piāo) 仓庾(yǔ) 金块珠砾(lì) 囷囷焉(jūn) ....
解析:选A。B项,“矗”读“chù”,“铛”读“chēnɡ”;C项,“槛”读“jiàn”;D项,“囷”读“qūn”。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蜀山兀,阿房出 兀:山高而秃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抱:怀有 .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尽:全部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益:更加 .
解析:选B。抱:依靠。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族秦者,秦也 ②六王毕,四海一 ..B.①朝歌夜弦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燕、赵之收藏 ②可怜焦土 ....D.①辇来于秦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
解析:选D。A项,①“族”,名词活用为动词,灭族,杀尽;②“一”,数词活用为动词,统一。 B项,①“弦”,名词活用为动词,奏乐;②“鉴”,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借鉴。C项,“收藏”,动词活用为名词,收藏的珍宝;“焦土”,名词活用为动词,变成焦土。D项,①“辇”,名词作状语,乘坐辇车;②“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 1 -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解析:选C。①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②气候:古义,气温。今义,一段时间以来的气象情况。④经营:古义,苦心孤诣积累的珠宝。今义,指筹划经营或组织。⑦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值得同情。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趋向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昏暗 .C.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谷仓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暇:空暇 .
解析:选B。“杳”:深远,不见踪影。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谁得而族灭也 ..C.①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②杳不知其所之也 ..D.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解析:选D。A项,“焉”:①形容词词尾,可翻译成“??的样子”;②句末语气助词,不译。B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承接。C项,“也”:①语气词,表判断;②语气词,表陈述。D项,“为”,都是动词,做。
8.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秦爱纷奢”的一组是( ) ①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③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④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解析:选A。②是秦统一天下,六国宫人被迫来秦。⑤是秦始皇的骄奢顽固。⑥是楚人焚烧秦宫。排除这三项即可。
9.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②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③骊山北构而西折 ④不敢言而敢怒 ....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 ①助词,“的”;②代词,“这些东西”;③连词,表承接关系;④连词,表转折关系。 答案 B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
- 2 -
( )
C.骊山北构而西折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解析 D项中的“族”名词用作动词,灭族、杀尽。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D 二、阅读精练
(一)阅读《阿房宫赋》第3、4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
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解析 其他都为助词,的。 答案 B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 其它都为判断句的标志。 答案 D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炬:火把。 .
- 3 -
( )
( )
解析 炬:燃烧,放火。 答案 D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后人”含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B.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案 C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唉!一个人的心思,就是千万个人的心思啊。秦朝统治者喜欢繁华奢侈,别人也(都)顾念自己的家啊。(2)假使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灭亡(他们的)族呢?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
①
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②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后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呼“大杜”、“小杜”以别之。
(《唐才子传·杜牧》)
【注】 ①薄施尘露:效微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1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 ..属文:阅读分析文章。 B.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 .谒:拜见。
C.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扺掌:眉飞色舞,拍掌称快。 D.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
- 4 -
( )
(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