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地理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8讲常见天气系统课时跟踪检测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14.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洋流、纬度 C.纬度、大气环流
B.地形、太阳辐射 D.洋流、地形
解析:选C 图示等温线数值总体上南低北高,而南半球南部纬度高于北部,则等温线分布受纬度影响;同时图示等温线还有明显的弯曲现象,且沿冷空气运动方向向北凸出、沿暖空气运动方向向南凸出,说明等温线还受大气环流影响。
(2018届安徽重点中学联盟联考)2018年1月2日开始,首场雨雪天气大范围地影响了我国中东部地区,在此过程中,局部区域出现了冻雨现象(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 ℃,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薄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读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城市最可能在1月4日出现冻雨现象的是( ) A.武汉 C.成都
B.郑州 D.福州
解析:选A 根据图文资料可知此次天气过程是因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其本质是冷锋南下。南部的暖空气与南下冷空气相遇凝结,在降落过程中遇到锋面下方的冷空气,可能形成冻雨。图中雨雪分界线即为0 ℃等温线,1月4日雨雪分界线推进至武汉附近,武汉最可能出现冻雨现象。
16.连续三天的雨雪分界线在东西部地区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地势低平,冷空气向南推进速度快 B.西部地区地形平坦,冷空气停留时间长 C.东部植被覆盖率低,对冷空气阻挡作用小 D.西部地区地形崎岖,受冷空气影响小
解析:选A 由上题可知导致雨雪分界线南移的原因是冷锋南下。图中连续三天雨雪分界线的疏密说明冷锋在不同区域的移动速度不同。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因此冷锋在此区域移动速度快,雨雪分界线较稀疏。我国西部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高大的地形阻挡了冷锋南移,从而使得锋面移动速度较慢,雨雪分界线较密集。
17.本次雨雪过程对中东部地区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改善土壤墒情 ②减少越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森林火险 ③增加空气湿度,同时易形成逆温,加重黄淮、江淮等地的雾和霾天气 ④雨雪和大气的低能见度影响出行安全 ⑤雨雪过程将提高近地面温度,有利于农作物越冬
A.①②③ C.②④⑤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 我国中东部地区属于季风区,冬季降水少,本次雨雪过程可以为中东部地区土壤补充水分;本次降水过程是冷空气南下导致的,降温明显,从而可以抑制越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加快中东部地区雾和霾的消散;降温过程可能会对越冬作物造成冻害,不利于其越冬;雨雪天气会降低大气能见度,使路面湿滑,影响人们的出行。
(2019届太原模拟)下图示意2018年1月29日~2月7日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气温距平(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之差)等值线分布。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图中部分地区出现低温凝冻灾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给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造成较大的损失。据此完成18~20题。
18.该时段内,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 ) A.大寒 C.雨水
B.立春 D.小寒
解析:选B 2月4日前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气。 19.该时段内,图示区域受低温凝冻损害最大的地区可能是( ) A.藏南 C.川西
B.青海 D.滇东
解析:选D 根据低温凝冻灾害的形成条件,即气温剧烈下降并伴有雨雪冰冻可知,图中川东和滇东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较大,表明降温幅度大,受低温凝冻灾害损害最大。
20.据图推测,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省级行政区此时段( ) A.积雪量多,大气反射太阳辐射量多 B.积雪量多,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多 C.积雪量少,大气吸收太阳辐射量少 D.积雪量少,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量少
解析:选D 甲省级行政区位于气温距平0 ℃等值线以西,从图示等值线变化趋势看,
应该为正值,气温高于多年平均值,说明有一定的升温现象,因此,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甲省级行政区此时段积雪量少,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量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