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苏州市吴中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有答案)(已审阅)
//
9.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整数值是( )
A.1,2,3,4 B.1,2,3 C.1,2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D.1
的解满足,则满足条件的m的所有正
【分析】方程组两方程相加表示出x+y,代入所求不等式计算确定出m的范围,即可确定出m的正整数值. 【解答】解:
,
①+②得:3(x+y)=﹣3m+6, 解得:x+y=﹣m+2, 代入得:﹣m+2>, 解得:m<,
则满足条件的m的所有正整数值是1, 故选D
10.已知点A(0,﹣4),B(8,0)和C(a,﹣a),若过点C的圆的圆心是线段AB的中点,则这个圆的半径的最小值是( ) A.
B.
C.
D.2
【考点】切线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利用点C的坐标可判断点C在直线y=﹣x上,在确定AB的中点D的坐标为(4,﹣2)过D点作DC垂直直线y=﹣x于点C,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此时CD为过点C的圆的最小半径,再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6, 通过解方程组
得C点坐标为(3,﹣3),然后利用两点的距离公式计算CD的长即可.
【解答】解:∵C(a,﹣a), ∴点C在直线y=﹣x上, 设AB的中点D,则D(4,﹣2)
过D点作DC垂直直线y=﹣x于点C,此时CD为过点C的圆的最小半径, ∵CD⊥直线y=﹣x,
∴直线CD的解析式可设为y=x+b,
//
//
把D(4,﹣2)代入得4+b=﹣2,解得b=﹣6, ∴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6, 解方程组
得
,
此时C点坐标为(3,﹣3), ∴CD=
=
, .
即这个圆的半径的最小值为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最后结果填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 11.计算:|﹣5|= 5 .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定义去掉这个绝对值的符号即可. 【解答】解:|﹣5|=5. 故答案为:5
12.计算:3a3?a2﹣2a7÷a2= a5 . 【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首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然后计算减法,即可求出算式3a3?a2﹣2a7÷a2的值是多少. 【解答】解:3a3?a2﹣2a7÷a2 =3a5﹣2a5 =a5
故答案为:a5.
//
//
13.若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x≥2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 【解答】解:∵二次根式∴2x﹣4≥0,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14.如图,某登山运动员从营地A沿坡角为30°的斜坡AB到达山顶B,如果AB=2000米,则他实际上升了 1000 米.
有意义,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分析】过点B作BC⊥水平面于点C,在Rt△ABC中,根据AB=200米,∠A=30°,求出BC的长度即可.
【解答】解:过点B作BC⊥水平面于点C, 在Rt△ABC中,
∵AB=2000米,∠A=30°, ∴BC=ABsin30°=2000×=1000. 故答案为:1000.
15.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并且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恰好是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 4.5 .
【考点】菱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分析】首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得出m的值,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方程的两根之积,再结合菱形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解答】解:∵3是关于x的方程x2﹣2mx+3m=0的一个根, ∴32﹣6m+3m=0, 解得:m=3,
∴原方程为:x2﹣6x+9=0,
//
//
∴方程的两根之积为:9, ∴菱形ABCD的面积为:4.5. 故答案为:4.5.
16.如图,A、B两个转盘分别被平均分成三个、四个扇形,分别转动A盘、B盘各一次.转动过程中,指针保持不动,如果指针恰好指在分割线上,则重转一次,直到指针指向一个数字所在的区域为止.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小于6的概率是
.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分析】先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找出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小于6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数,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小于6的结果数为6,
所以两个转盘停止后指针所指区域内的数字之和小于6的概率=故答案为.
=.
17.如图,△ABC中,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E,连接BE.若BE=9,BC=12,则cosC=
.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CE=BE,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CD=BD,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