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煤矿避难硐室实施方案
紧急避险系统
实 施 方 案
编制人:颜文杰 审核人:田进彪 编制时间:二零一三年
1
阿格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实施方案
一、矿井概况
县 公司 煤矿位于 县城313°方向,平距40km处,行政区隶属 县阿岗镇管辖。矿区面积为 km。
2007年2月委托昆明煤炭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矿井6扩15万t/a建设项目申请报告,并审查通过。目前,我矿技改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安排
预计该井巷工程可于2013年4月底前开工,因此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工作必须提前着手准备,于2013年4月底前拿出设计结果,2013年4-5月份,订购避险系统设备、设施, 避险系统井巷工程完工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避险硐室施工安装作业,6月底前完成安装、调试、技术鉴定工作,7月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同时投入使用。 三、井下避难硐室设计 ㈠永久性避难硐室 1、人员安排
矿井每班入井人员最多为60人,分别在井下二水平(1730m)、四水平(1630m)各设置一个永久性避难硐室,井下每个避难硐室最多可容纳人员为30人,则考虑必须有
2
2
2*30个呼吸面罩,按人均使用面积0.5m则需要15m。另外加避难硐室有其他设施在需加15m ,则每个避难硐室总面积为30m。
2、风量计算
以30人计算,按每人供风量0.3m/min计算,则30人需要风量9m/min。
3、硐室位置选择
二水平避难硐室设在+1730m水平运输大巷和联络巷之间,四水平避难硐室设在+1630m水平运输大巷旁。(附图一) 4、避难硐室具体情况及管理 ⑴日常通风
每个避难硐室供风量10m/min。
硐室一:副斜井→+1730m运输大巷→避难硐室→联络巷→回风斜井→地面
硐室二:副斜井→+1630m运输大巷→避难硐室→+1630m运输大巷→联络巷→回风斜井→地面
⑵避难时供风
地面压风→压风管道→硐室→排气管→矿井通风系统 ⑶供氧系统
灾害发生可能使避难硐室内的氧气暂时不符合空气质量要求,此时应使用硐室内存放足够数量的氧气瓶。 ⑷供电系统
3
3
3
3
2
2
22
供电系统应取自地面,专为硐室照明。此线路为专用线路,只供电给避难硐室有关设备,禁止携带其他负荷。
⑸防灭火系统
为防止井下火灾烧毁密闭门,采取向密闭门外部洒水喷雾的办法,阻止火焰蔓延。一寸钢管距密闭门200mm,每200mm设一个喷嘴,另外硐室两端外部门的里侧均设喷水防火系统,且管路供水控制必须在硐室内。防爆墙的墙体均设置防火观察孔。
⑹通讯系统
硐室内设有电话,直通矿调度室,该线路为专用线路,不允许接其他分机,另外硐室内应设有电子眼可以监视到硐室内每个角落(除卫生间外),以便地面救护小组更清楚的掌握避难硐室的情况,采取更有效的救护措施。
⑺空气检测系统
专用监测系统用于避难硐室,内设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避难人员进入硐室后,必须首先观察这四个传感器显示数值,及现场情况作出判断,是否需要利用硐室压风系统改变硐室环境。
⑻生活系统
①饮水。要有从地面直接供饮用水的供水管路。 ②食物。如果避难时间较长,人员无法升井,所以应备有一定量的食物可选择保质期较长的食物,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