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遗传学习题集

遗传学习题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3:19:36

伊夏曼芝

常。这是因为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3.无论是人类还是果蝇,Y?性染色体上都不带任何基因。 *54.?所谓性连锁现象就是某一种性状只出现在一种性别中。 *55.?所谓双交换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两次交换。

56.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F2代,两种亲本性状类型占多数,两种重组性状类型占少数,这是连锁遗传的表现。

57.连锁遗传中,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的比值称符合系数,符合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50%。

补 充

58.在不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三对不完全显性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将发生3种基因型.(第三章)

59.红色面包霉+接合型和-接合型交 配,?产生的子代子囊中,+接合型和-接合型的子囊孢子分离比例为3:1。(第二章)

60.Wx和wx基因决定淀粉性质,取基因型为Wxwx玉米植株的花粉籽粒,用KI染色,置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一半花粉染成蓝黑色,一半花粉染成红棕色。(第二章) 6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基因,不是基因型。(第二章)

第五章

*62.数量性状不同于质量性状,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规律。

*63.多基因假说认为数量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的作用可以累加。 64.?遗传学上把那些能增强或削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的一组微效基因称为修饰基因。

65.遗传率是性状遗传给后代的能力。

*66.?上位性方差是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异量。

*67.?基因的加性方差和显性方差是可以固定遗传的变异量,而上位性方差是不能固定遗传的。

68.遗传率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对自花授粉作物来讲,它会因杂种世代推移而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

69.狭义遗传率与广义遗传率相比,狭义遗传率排除了显性方差和上位性方差的干扰,所以更精确。

3

花儿也在努力地开放21 21

伊夏曼芝

*70.一般地,质量性状比数量性状的遗传率高。

第六章

#71.近亲繁殖的亲缘程度越近?,则其近交系数越小,近交系数在0--1之间。 *72.杂合体自交可以导致后代基因分离,所以后代群体中的遗传组成很难趋向纯合化。

*73.玉米杂交种产量一般表现为单交种>双交种>?品种间杂交交种,所以F2代衰退的严重程度表现为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单交种。

*74.纯系学说区分了遗传和不遗传的变异,指出了选择遗传变异的重要性。 *75.杂种优势和超亲遗传是一样的概念。

*76.双亲间的相对差异越大,杂种F1代的优势就越大,崐F2代的优势衰退越不明显。 77.纯系是暂时的,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所以在一个长时间种植的纯系品种内进行二次选择和多次选择是有效的。

*78.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全部聚集在杂种中所引起互补作用。

79.显性假说既考虑到了等位基因的显性作用,又考虑到了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性作用。

*80.?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来源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基因间互作。

81.超显性假说只考虑了等位基因的显性作用,忽视了非等位基因间的上位性作用。

82.不论是显性假说或是超显性假说,都没有考虑上位性作用和显性作用。 83.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所以很难利用杂种优势。

第七章

*84.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一般正突变和反突变发生的频率相同,以保持物种的稳定。

*85.在二倍体的个体中,多个复等位基因可以同时存在。 86.父母都是O型血,其子女也一定是O型血。 87.基因突变对其自身而言,全是有害的。

88.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突

花儿也在努力地开放22 22

伊夏曼芝

变称为突变的重演性。

*89.用纯合甜玉米(susu)为母本,纯合非甜(SuSu)为父本杂交,(杂交前用X射线处理父本花粉),结果在一万株后代中出现了一株甜玉米,那么,Su?基因的突变率为万分之一。

90.?遗传学关于基因突变的概念是指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表现型的改变。 91.噬菌体T4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25C时能在E.coli宿主上正常生活,而在42C时是致死的。这类突变引起的表型改变属于生化突变。

*92.人类ABO系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即I.I.i,这些复等位基因是由于突变的重演性造成的。

93.电离诱发基因突变是随机的,而有些化学药物的诱变作用是有特异性的。

第八章

*94.当中间缺失区段适当时,可以通过终变期的瘤状缺失圈来鉴定缺失的存在。 95.缺失染色体主要是通过雌配子传递给后代。 *96.重复圈和缺失圈是突变相同的瘤状物。

97.某染色体各区段的正常顺序为ab.cdefg( . ?表示着丝点),如果变成adc.befg,这叫臂间倒位。

*98.臂间倒位杂合体,在倒位圈内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可以形成后期I桥。

*99.臂内倒位杂合体,必须同时满足倒位圈内和圈外各发生一次交换时,才能形成后期I桥 。

100.不论是臂内倒位杂合体或是臂间倒位杂合体,只要在倒位圈内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最终形成的配子都是一半可育,一半不育。

101.倒位圈是两条倒位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结果。 *102.相互易位杂合体在粗线期可以看到四体环或四体链。 *103.易位最明显的遗传效应就是导致易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性。

104.易位一般分相互易位和简单易位两种,?只有相互易位的杂合体才能在粗线期看到\十\字型联会。

105.某染色体各区段的正常顺序是a.bcde,?如果变成a.bcdcde,这叫顺接重复。 *106.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四种分离方式,其中相邻I式和交替I式形成

A

B

o

o

花儿也在努力地开放23 23

伊夏曼芝

的配子全是可育的,相邻II式和交替II式形成的配子全是不育的,所以易位杂合体具有半不育性。

第九章

#107.水稻(2n=2X=24),其单体植株可以产生n和?n-1两种可育配子。 *108.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109.合子内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为多倍体。 *110.用花粉进行人工培养形成的植株为单倍体植株。

#111.二倍体低等植物的配子体世代,?因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是高度不育的。 *112.玉米(2n=20),其三体根尖细胞分裂中期排列在赤道板上有9个二价体和一个三价体。

#113.普通小麦(2n=6X=AABBDD)与黑麦(2n=2X=RR)杂交,其F1为异源四倍体. *114.小麦三体中,?增加的一条染色体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移向哪一极都会形成n+1配子,所以,?三体植株产生的n+1配子总是多于n配子。

#115.同源多倍体在减数分裂前期联会成多价体,?后期发生不均衡分离,因此同源多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

*116.同源四倍体的每个同源组都含有四个成员,其联会形式主要是四价体和二价体,其分离也是以2/2?式分离为主,所以,其基因分离的规律性远远胜过同源三倍体。

117.异源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与普通小麦(AABBDD)回交的后代为倍半二倍体。

*118.普通烟草(4X=TTSS)为四倍体,?再次加倍便形成同源八倍体。 119.有时利用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克服远缘杂交的不育性。 *120.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121.具有合子染色体数目的异源多倍体称为二倍体。

#122.复式三体(AAa)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aa配子的频率为1/30。

123.单式(Aaaa)同源四倍体按染色体随机分离的话,则形成Aa和aa两种配子比例相等 。

*124.利用非整倍体不仅可以进行基因定位,而且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染色体的替换。 #125.?用同样剂量辐射处理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和异源六倍体种,由于后者含的染色体数目多,?所以诱发产生的突变频率也高。

花儿也在努力地开放24 24

搜索更多关于: 遗传学习题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伊夏曼芝 常。这是因为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53.无论是人类还是果蝇,Y?性染色体上都不带任何基因。 *54.?所谓性连锁现象就是某一种性状只出现在一种性别中。 *55.?所谓双交换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两次交换。 56.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F2代,两种亲本性状类型占多数,两种重组性状类型占少数,这是连锁遗传的表现。 57.连锁遗传中,实际双交换值与理论双交换值的比值称符合系数,符合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50%。 补 充 58.在不完全显性的条件下,三对不完全显性基因的杂合体自交,将发生3种基因型.(第三章) 59.红色面包霉+接合型和-接合型交 配,?产生的子代子囊中,+接合型和-接合型的子囊孢子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