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金华实验中学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37号)、《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2号)等相关文件,我校为浙江省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学校,为了做好我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质量原则: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主体责任,自主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常态化、周期性、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和
改进,构建校内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以培养全面的中职人才为目标。 (二)坚持创新原则:在目前稳定发展的原则上,不断创新发展,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多员参与,各负其责,做到教师、教研组、学部、部门自主诊改和学校复核、诊评相结合。学校层面做好诊改工作的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教师、教研组、学部、部门是诊改工作的重心,要发挥主体责任,坚持自我诊改,自我提高,学校做好复核、诊评工作,形成“顶层设计是关键,自我诊改是重心,复核诊评是保障”的机制。同时,广泛听取行业企
业、学生及家长、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和质量管理专家的意见,群策群力,为建设科学、合理、高效的质量体系奠定基础。
(四)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到诊断改进工作和数据平台建设相结合。依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及时、准确填报各项数据,建设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人人参与、处处覆盖、时时共享的人才培养质量信息采集管理平台,持续提升诊断改进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目标任务
(一)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以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质量目标与标准、管理制度与规范以及诊断改进与自我保证机制,强化学校决策指挥系统、质量生成系统、资源建设系统、支持服务系统、监督控制系统和数据平台系统之间的质量依存关系。
(二)强化自主诊断和改进能力。学院根据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教学课堂与实践、教学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切实履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和改进工作的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主诊改,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
(三)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智能校园建设,利用校内数据中心,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建设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实时监测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和院情数据,发布预警信息,提供数据支撑,保障自主诊改。
(四)树立现代质量文化理念。通过宣传动员和培训交流,逐步建立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促进广大教职工全员更新理念,树立立足本位、全方位创新发展的责任意识,树立服务需求、与时俱进的现代质量文化理念,积极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自主发展创新机制,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内部质量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学校将力争实现组织结构优化、运行机制高效、校园文化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教学质量提高的五大目标,促进学校发展壮大。 四、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统一思想,形成共识(2017.4-2017.5)
制定学院诊改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安排诊改工作;制定《诊改工作项目任务分解表》,对诊改工作的建设任务进行层层分解,逐一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召开全校教职工动员大会,使全校教职工明确诊改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二阶段:顶层设计,科学规划(2017.4-2017.5)
建立基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教育行政部门抽查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集聚优势、凝练方向,提高发展能力,全面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科学编制《金华实验中学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运行实施方案》,及时制定学校质量提升规划、教师发展规划、学生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等“五大”规划。 第三阶段:精确部署,分步实施(2017.6-2017.10)
1、
制定标准,科学推进
按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设计要求,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各层面质量改进螺旋,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智能校园管理平台,逐步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数据的源头采集、发展状态的实时呈现。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工作学期报告制度。
2、
采集数据,真实规范
积极推进智能校园建设,利用校内数据中心,强化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在诊改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加强建设教学诊改工作数据采集管理系统,对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实时监测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和院情数据,发布预警信息,提供数据支撑,保障自主诊改。 第四阶段:自我诊改,夯实基础(2017.10-2018.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