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范岩
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17期
摘 要:根据国两办下发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古建筑通过修缮及环境整治变为景区,但同时也增加了古建筑发生火灾的概率。文章阐释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并且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为未来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对策分析
众所周知,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火灾对于文物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2014年1月11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2/3古城烧毁;同年2月17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怀化市洪江古商城的一栋古窨子屋民居突发大火,火势凶猛,浓烟滚滚,多户居民的房屋葬身火海;还有众所周知的2018年9月2日巴西博物馆大火,一千多万件文物全部烧毁。这些案例触目惊心。
古建筑作为我国历史文物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具备艺术与历史等多个方面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古建筑是价值巨大的优秀历史遗产,其风格多样,象征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因此,我国更加重视对古建筑的维护与保护工作,而对其影响最大的便是火灾。 1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1.1 古建筑的耐火等级不高
在我国文物古建筑当中,经常使用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根据火灾的实际荷载而言,与我国所规定的负荷标准差距非常大,出现火灾事故的风险比较大,并且文物古建筑的耐火性较低。文物古建筑中使用的木材经过了多年的干燥,变成了全干性的木材,水分非常少,更加易于燃烧。尤其是已经腐朽的木材,质地疏松,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有一点火源都会引发火灾。在文物古建筑当中,木材构建是火灾蔓延的主要渠道,非常容易被燃烧。并且文物古建筑的屋頂十分密实,如果出现火灾,烟雾很难扩散,屋顶便会不断加热,出现轰燃的情况。文物古建筑构建的实际面积比较大,并且木材常使用拼接的办法展开连接,缝隙非常多,具备比较好的通风条件。某些文物古建筑又是建立在高山之上,如果出现火灾,火势便会以最快的速度蔓延,火势非常迅猛,会快速地出现立体燃烧情况。 1.2 防火间距小,容易出现火势蔓延的现象
我国文物古建筑的基础主要是类型丰富的单体性建筑,这些单体性建筑组成了多样性的庭院,在对庭院进行布局的时候,主要是廊院以及四合院等方式。这样的布局方式在安全空间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