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厅堂室内设计
公共厅堂室内设计
咖啡厅是供应咖啡与其他饮料的休息场所。有的咖啡厅早餐时供应快餐式自助餐。我国
的咖啡厅主要分布在大型旅馆中。国外一些旅馆的咖啡厅还在午餐、晚餐时间供应快餐,充分提高咖啡厅的利用率。此类咖啡厅的准备室旁须设置小厨房。
咖啡厅座位形式随意,一般都采用移动沙发(脚下装置万向轮),三四张沙发为一组,中间设圆形茶几,地面多铺地毯。营业时常配有钢琴伴奏。
酒吧在国外较为普遍,犹如我国的茶馆,供顾客饮酒聊天、聚会,有些旅馆往往有几个酒吧,或在门厅旁,或在餐厅一侧,或设在宴会前厅等。有的酒吧也供应点心。 酒吧大致分为主酒吧、鸡尾酒吧、窖式酒吧和空中酒吧四类。
(1)主酒吧 主酒吧代表级别档次的主要酒吧,酒吧内气氛宜人,装饰优雅,情调雅致,名酒琳琅满目,十分动人。
(2)鸡尾酒吧 鸡尾酒吧一般在餐厅用餐前使用,也可以安排小乐队演奏或表演。 (3)窖式酒吧 窖式酒吧多建于地下室。入内宛如进入地窖酒库,饮酒欲望自然而生。 (4)空中酒吧 空中酒吧建在高层建筑和构筑物的顶部,可以远眺市容风貌,边饮酒边浏览。 酒吧一般由三部分组成:①由两个台面组成的酒吧台;②供顾客在酒吧旁边饮酒时使用的吧座;③设在酒吧台后面,专供饮料和酒陈列的酒柜。
酒吧台是引人注目的中心,常以具有吸引力的个性的装饰格调,创造出一种趣味性和意境。在设计时,应全面了解掌握酒吧的构成和尺度。
酒吧柜台通常由两个台面组成。一个是带有饮料配制、准备洗涤用水池及现金收纳、记账工作用的工作台面,其高度在850—900毫米,宽度为500-600毫米,便于服务员操作。另一台面两边一般内外挑出,其高度为1200-1 250毫米,宽度为450-550毫米。台边有遮护装置,便于顾客使用。柜台台面必须能防水、防污、防灼烫,通常选择各式木料、塑料饰面板、釉面砖、马赛克玻璃、玻璃砖、大理石、皮革、聚氯乙烯镶板、软包织物及装饰性镶边等制作。酒吧台面朝顾客一面的下部还应配置金属圆棍,供顾客站立饮酒时搁脚用,其高度为200-250毫米。
吧座可以固定带靠背,也可以是可搬动移位的,座位高度为800-950毫米,设有垫脚板,其位置为离地300—350毫米处。固定式吧座埋件位置要准确、肯定,其座位水平沟距为650-750毫米,以此排列确定酒吧规模的大小。
酒柜的装修设计一般比较考究,有的装置有镜面、玻璃器皿和装饰性金属制品,有的用深色高级木材制成各种装饰形状,有的运用纺织品或竹制品进行装饰,配以灯光,形成银晃玉闪、斛光杯影或扑朔迷离的效果,以利呈现各种酒类的品质,吸引顾客光临选用。近两年酒柜陈设酒类减少,讲究品质和品牌,三五名牌,聚光凸现,特别而高贵,令人怦然心动。
酒柜一般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作酒类陈列用,下部分作扯门式柜,其高度约850-1 800毫米,也有结合吊低顶棚一气呵成,整体感强;日本式酒吧通常将酒柜隐匿在下部,上部窗间连接和式庭园,使视野宽阔,令鸟语花香,移景入室;或利用有限空间,营造庭园景色,配以灯光照明,令人心旷神怡。 酒吧台与酒柜间为服务用的通道空间,至少应有750毫米宽,地板必须防滑,并且易于洗涤打扫。
4.餐饮辅助空间设计
餐饮辅助空间主要指厨房和洗手间。
厨房与餐厅宜尽量布置在同一楼面上,也可以电梯垂直联系,以求缩短服务距离。从进 货、加工和对外营业角度考虑,主餐厅最好设在底层。
厨房的面积通常决定于餐厅面积。日本旅馆餐厅厨房面积为餐厅面积的25%—50%(1:4—1:2),经济类餐厅则可相应缩减。
原料加工程度也是厨房面积指标的重要因素。国外对原料的加工已实现社会化,加工 程度比较简单,厨房面积无需过大。其次,供应莱肴品种不同,厨房面积也不同,尤其中菜,
重色、香、味、形、器,丰富异常,所占面积也比西厨大而复杂。此外,设备的先进与否也是个因素。 日本《宿泊设施》一书中认为:西餐厅厨房面积是餐厅面积的22%-26%;中餐厅厨房面积是餐厅面积的25%—27%;日本餐厅的厨房是餐厅面积的23%—25%;快餐厅的厨房面积是餐厅面积的
17
公共厅堂室内设计
12%—20%,经济小吃店铺的厨房面积是店铺面积的20%-30%。 5.餐饮空间氛围的创造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说明: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或限制人的行为活动。人的情感对不同功能的空间要求有不同的个性和环境气氛。所谓空间氛围指的是环境整体给人带来某种感受和情绪的心理现象,它通过空间物质形态的有机组合表达出来。餐饮室内的空间、形态、色彩、光线、材质、景观等要素经过合情合理的安排组织,就能带给人们千家万色、多姿多彩的环境空间氛围。
餐饮室内中诸多物质形态都会给室内环境空间氛围带来变化和影响,主要约略由以下因素组合构建而成。
(1)空间形态 餐饮内部对环境氛围起先决和控制作用的是建筑空间形式。餐饮室内不同的空间形式给人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空间形态本身的比例变化也会影响空间气氛。大小空间、母子空间的层次穿插,境界错综,使人既可得到大空间的宏伟开阔感,又可以体验小空间的宁静幽雅。
(2)光影照明 光影照明是创造餐饮氛围的重要因素。当然,照明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光的照明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运用它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来创造更完美的环境,才是产生视网膜上知觉敏感度的目的。它是通过相互关系而确定的。因此,积极有效的明暗调子配置把握是创造氛围的重要手段。均匀的照明方式容易破坏空间的社会属性,使人失去界域和方向。
色彩在照明的光线下发生变化和运动,不愧为变幻气氛廉价而有效的魔术师。.日本东京帝国饭店新楼二楼餐厅,大红地毯,黑色顶棚,满堂格子上装满金色的玩具风车形的吸顶灯,天上地下,红黑金的艳丽色调,华贵、庄重、热烈有余,而浅色冷调的简约墙面,利用暗装灯在墙上所形成的上蓝下紫的退晕变化光色,犹如舞台天幕一样。
设计灯光照明时,首先不应忽视自然光源的实用和装饰价值。
灯光照明在相当程度上可以改变空间效果,弥补空间不足的功效。对过大过高的餐饮厅堂可采用大吊灯、组合吊灯或组合灯架等形式来降低空间、控制空间以改变空间形象。而天花偏低矮的空间,如选用满天星、发光顶棚等形式照明,即可获得深远的感觉以弥补空间的遗憾。根据室内功能需要,可以采用不同区域的光照处理,强调空间的分割和分离,在大空间中获得相对安静的局部亲切空间。例如,美国波拿文丘旅馆中六层高的多功能大厅,在圆形餐厅的内环各组餐座上方用红色罩,外环用黄色罩,罩内灯光彻夜通明,形成每一个罩下有一个亲切的进餐小空间,而红、黄两环因其光色的富丽,又加强了餐厅区域的圆形空间划分。
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明暗的强度是“图像、背景”金黑的天和红的地在苍穹中脱开,补充了宁静、安谧和淡雅的不足,创造了餐厅的和谐、高贵的气氛。
(3)色彩渲染 色彩在情感表达方面给人非常鲜明而直观的视觉印象。歌德曾经提到: 一个俏皮的法国人,自称由于夫人把内室里家具的颜色从蓝改变成深红色,他对夫人谈话的
声调也改变了。”色彩的丰富表情不仅能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反应,还能引起人们生理上的反应。色彩心理、生理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的色彩心理效果初步规律,如冷暖、重量、距离、软硬、时间等,为分析色彩在室内的感受提供了依据。
一般高明度、高饱和度的色彩容易变色,其结果是明度和饱和度下降。尤其是阳光照射到的部件的材料色彩要慎重权衡。室内使用大面积色彩时应考虑一定的变色幅度而不破坏室内的整体效果。 (4)材质肌理 人们对室内空间形象的感受首先来自视野所及的各围护面,还有空间里
的一切物体形象和构成这一切物体的材料表面质感、纹理和图形。所以创造一个视点是不能满足人的要求的,还要根据人在室内务点停留的瞬间、短暂和长时间的区别来选择形象和材料,构成相呼应的连续视线的观景。短暂的停留时间只能顾及空间的形象;长时间的停留则对材料的纹理、质感等有较深的体验。餐饮空间一般属于较长时间逗留的场所,因此对材料要经过适当的选择和加工才能满足人们视觉的美感要求。经过一定的加工才能发挥它的特性,呈现出动人的效果。
(5)自然景观 餐饮场所周围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市场、利润以至餐厅的类型。 餐饮设施应当尽量从自然风景或都市景观中获得优美的景观。餐厅本身在取得良好视野时, 也可以作为一种广告形式去吸引行人的关注。 18
公共厅堂室内设计
景观的含义十分宽泛,有室外的,也有室内的;可以自然的,也可以人工的。如在室内种植饶有姿态的花草,构成层次交错的绿化群组,或以奇花异草来替代金碧辉煌的装修装饰,宁静稳重、亲切而自然,令人心旷神怡;餐厅里培植各种乔木灌丛,长年绿郁葱葱,当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树叶上,掩映扶疏,若隐若现的光影,构成凉棚、树阴等次空间,有安定人心之功效,令疲惫者忘倦;内庭栽植佳竹、古木,当水渍苔生,缠根绕枝,有幽人之致,在此吞吐自然,有忘龄功效。 (6)音响与气味 餐饮环境中独特的音响效果能够产生独特的氛围。
(7)装饰 吉恩斯认为装饰是“不反映内部使用功能而独立存在的要素”。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装饰是无用的,应该予以摒弃。但是,装饰的功能也是建筑实体本身难以顾企的。首先,装饰反映出室内环境的特征、用途及目的。它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识别符号,也可以间接的传递建筑与社会历史的关联性。尤其是在规模庞大、空间组成复杂的公共或商业建筑中对不同用途的空间作各异的装饰处理,可以帮助人们分辨自己所处的位置。其次,装饰可以划分室内尺度,将庞大的建筑实体划分为较小的片断以取得与人的舒适距离关系,为人提供某种视觉参照物,消除、转化建筑对人的压抑。 (二)多功能厅
具有一定规模的旅馆酒店,通常都设置多功能厅,以便提高厅堂的利用率,增强厅堂的机动灵活性。多功能厅一般兼具会议、展览、宴会、观演、教学、娱乐、舞会等功能。 1.宴会功能
宴会分正餐宴会与立餐酒会两类。前者分为中餐、西餐和日本式宴会等几种;后者分为鸡尾酒会和冷餐会两种。
中餐宴会讲究席位安排。我国自古有以南为尊的习俗(在大门不朝南的餐厅中以面门为 尊)。朝南两席中,又以左(东)之席最尊,称首席。首席进餐者多为长者或尊者,不但面部向
阳,宾客进门、入席需受他的注目,且执筷的右手正位于桌面中心线,自然形成全桌的指挥中心。现代宴席既讲礼节,又不墨守陈规,只增设主桌。主桌可用大的台面,其他桌席布置在主桌周围,使主桌地位明显突出,确定最重要的两席位之后,其余随便入座。
西餐、和餐宴会以长桌式即呈一字形、U形、口字型布置居多。
此外,多功能厅面积指标与宴会大小、用餐方式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多功能餐厅规格如表五所示。
表五 多功能厅规格
宴会规模(米2) 正餐(米2/餐座) 立餐(米2/餐座) 50 2.0-3.0 1.0-1.3 100 1.6-2.0 0.75-1.0 200 1.4-1.6 0.65-0.75 500 1.2-1.4 0.6-0.65 1000以上 1.0-1.2 0.5-0.55
多功能厅附近应有前厅和衣帽间,前厅是宴会客人在宴会前必要的交际场所,衣帽间则用 来为来宾提供存放衣帽方便。一般前厅与大厅的面积之比为1:6-1:3 2.会议功能
多功能厅内设置会议功能是比较普遍的,要求高者可设置四至六国同声传传译系统,且以选择无线同声传译设备为宜。
会议需进行录像报道时,要求备有摄像机的录像设施;会议的报告人常携带录像带作报 告。因此,配备录像播放包括投影电视也是不可或缺的。
会议有时也需要用到幻灯和放映设施,故应配备幻灯机、放映机,有的还需配备16毫米、35毫米的电影放映机,条件许可的话并应设置专门的放映间。
音响设备也是会议功能的组成部分。音响系统包括控制台、放大器与扬声器,以解决会议的扩音、录音、播放音乐及放映电影互用。
19
公共厅堂室内设计
具有展览功能的多功能厅堂,一般要求规模较大。一侧应配备有大轿厢的电梯或专用起吊设备,以备运输各类展品。国外许多多功能厅常用来展示新汽车,于是必须配备可驶入轿车的电梯轿厢。一般多功能厅的展览以新产品展览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较为常见。 4.观演功能
多功能厅室内如具备观演功能,其关键设施在于舞台。
舞台有固定式、升降式、拆装式等多种形式,尺度大小按情况制定,并应留有可容纳数十人小型乐队的空间。若为供时装表演发布之用,则应在舞台后部予以分隔,增加层次,便于化妆、换衣、休息等。同时应配置录像设施和音响设施。 5.多功能厅的分割
多功能厅堂—般有较高的层高,顶部通常以一种形式固定。因此,分割主要运用隔断形式。 (1)帷幕式灵活隔断 以两道有一定间距的活动帷幕将空间分隔。帷幕拉开即成一大空; 间。两道帷幕之间的空间可起到隔音作用,方便、简易、灵巧而实用。
(2)折叠式灵活隔断 以相互连接的折叠式门扇作灵活隔断。平时门扇隐匿在墙内,需;
要时将折叠式门扇拉出。折叠门扇上悬于吊顶的骨架内,拉动轻便,隔断宽度可达凹米以上,高度可至6米。折叠式灵活隔断适用于大型多功能厅堂。
(3)百叶式灵活隔断 百叶式灵活隔断采用织物、复合材料作饰面,内由铝合金合页、连杆与滑轮等组成,藏匿墙内,需要分隔空间时即可拉出,可任意伸长或缩短,直线或曲弧线皆可,状如百叶。缺点是隔音条件不尽如人意。
(4)翻板式灵活隔断 翻板式灵活隔断适用于室内净高较低矮的空间,以翻上折下为运 动结构,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运用实例较少。
(5)花槽式灵活隔断 多功能厅堂多为开放型的,因此,适当运用花槽式灵活隔断,例如,栏板式盆栽陈列、花槽矮墙设置等,依照“似隔非隔、相互交融、尺度宜人、形式灵巧”的思路,充分考虑人们坐视的空间感觉,结合照明、色彩等,可创造大小空间均相宜的舒适环境。
第四节 商业建筑室内设计
商业建筑是现代城市建设的突出标志,是构成现代购物环境的主要元素,是增进商业经济效益的法宝。商业建筑的核心是各类商店和大型商厦、购物中心,是以进行商品买卖、代理和经理等活动为主的机构及场所。
一、 业建筑的特性
商业建筑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在购销商品的企业中,既要进货,而且必须陈列商品以诱导刺激购买力。因此,充分掌握营业区域和货物堆场的功能特点,理顺处理好两者之间相互连贯关系;同时,也要做好市场预测、调研工作,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和趋势,以确定经营工作的方向和内容。
现代商业建筑功能的综合化,是现代购物环境的又一特点,即将购物、餐饮、交往、办公、仓储、交通等功能综合为一体或组成中心群体。大中型商场和市场、商业街和步行商业街二购物中心和商业广场、商业综合体等四类现代商业建筑,功能综合化适应了现代消费需求和生活方式、功能综合引来了空间多样化,增强了愉快动人的购物气氛。
建筑的共用设施,需满足在安全、卫生、交通、休息、交往等行为方面的实际要求,以改善环境条件。如设置自动化消防、电脑网络等先进管理设施,以保障购物环境的安全和完整。同时,在营业空间和交往空间的组织安排和商品信息交换方面,应高度满足传播信息的要求。
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其特点主要表现在:①适应城市与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交通系统和城镇居住小区的联系纽带和空间上的附属设施。比如日本的购物中心大多建设在电车线路的各个换乘站,川流不息的人流,是购物中心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②适应现代化和多元化的需求。购物中心在商业经营上拓展思路,扩大范围,形成购物、娱乐、休闲、文化、体育、游览等多功能的综合生活服务中心。③保留传统商业环境的特征和意趣。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有排遣不掉的留恋情结,如美国人便认为欧洲古老的“商业拱廊“式的传统市场,既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又能免于遭受风吹雨淋气候变化之虞。
二、商业建筑室内设计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