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章 高层和中高层住宅设计
1.分层供水:高层给水系统与低层不同,低层可由市政给水管道直接供水,高层则需要利用水箱。但水箱供水也不能超过10层,否则水压过大。可以每10层左右设一供水系统,分层供水,各层水箱设在设备层内。分层供水体系之间与消防用水体系必须沟通。
2.消防用水:自备专用水泵、电源,不另设水箱。消防用水水压不受生活用水水压所限,以专用水泵保证消防用水的最大水压。此外,消防水管各处应设远程控制电钮,以备火灾时隔断交通以后消防用水不受影响 (图4-35)。 3.分层处理污水
污水管排出污水时也须分层处理,尤其层数过高,排污水时由于加速,便污水管受压过大,会发生反水、冒水、冒泡甚至损坏管道现象。如13层楼房上部6~7层以上可自成一系统,1~6层可另成一系统。卫生间及厨房污水与粪管排污系统分开,有利卫生。各组排污水管道直接排出室外,需预留较多排污管道位置。 4.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从屋面独立直接排到地面,对底层商店、公共入口及地下室,需注意排出雨水的影响。 垃圾道设置
如设置垃圾道时,垃圾管道不得紧贴卧室、起居室布置,垃圾管道直接下达到收集间,然后装车运走,有条件时可设置漏斗状收集器,以利装车(图4-36),要注意垃圾收集间应设在能通达汽车的底层。在不设垃圾道时,宜每层设置封闭的收集垃圾的空间或容器,以保持环境卫生。 设备管道及设备层
在一些高层住宅中,设备管道往往集中在中央井筒内,根据设备管网的技术要求,可设置设备层,以便于安装和检修。各种动力、电力、热力总管设在井筒内,从设备层、顶层或地沟内分散至建筑物的各部分。各种管道,尤其是污水垂直管道的布置对住宅的平面布置影响较大。跃层式住宅,上下层的平面布局不同,管道位置更需认真考虑。
第五节 中高层住宅设计 1.定义:7~9层住宅
2.优点:由于中高层住宅在节约用地方面比多层住宅更有优势,在结构、设备、施工等技术条件方面没有高层住宅那么复杂,所以在今后的住宅建设中将会占有重要的地位。
3.缺点: 与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中高层住宅在我国建造较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其舒适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关系难于协调。
4.楼梯、电梯的设置 中高层住宅在楼梯、电梯的设置上有其特殊性。下面几层可以楼梯为主,上面几层则以电梯为主,楼梯和电梯同等重要。 5.在防火与安全疏散方面
7~9层不属于高层建筑防火范围,但比多层又要求高一些,如 单元式住宅: 当户门未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其楼梯间应通至平屋顶。
塔式中高层住宅: 按防火规范可以只设一部电梯、一部楼梯,但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楼梯应设封闭楼梯间,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 6.中高层住宅的结构体系
不宜采用多层的砖混结构,而以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为宜。
中高层住宅并非单独出现,而是与多层和高层住宅组织穿插在一起,不仅增加了住宅的类型,而且便城市景观具有层次感。
7.中高层住宅的平面布局
塔式 单元组合式 长廊式(图4-37) 有的将外廊与单独设置的楼、电梯间相结合
如图4-38,前西柏林国际设计竞赛住宅区8层住宅方案,有两部只在6层停靠的电梯(独立于建筑物外),在6层中布置有通长走道,走道一侧设有托幼等公共设施,另一侧与六个单元的楼梯相连接。居民在6层出电梯后即可由各自单元的楼梯迸人各层户内。这样既可充分发挥电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便于在火灾时疏散居民。 电梯的停靠层
考虑我国的经济水平,在建造中高层住宅时,应协调经济与使用舒适之间的矛盾。有人建议9层住宅的底层和7层为电梯的停靠层,4层以下的住户可以楼梯为主要垂直交通;在7层设置通廊,5~9层的住户可以乘电梯到达7层,再通过楼梯上下几层人户,全楼居民步行上下楼梯的层数均不多。如此的电梯设置既很经济,又大大提高了住宅的舒适程度(图4-39)。 长外廊式
在中高层住宅设计中,当采用长外廊时,能保证每户有良好朝向和通风,外廊也有利于住户的邻里交往,且楼电梯疏散方便(图4-40),但外廊对住户造成声音和视线干扰,宜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如适当降低走廊标高,避免视线干扰等,如图4-39中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