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与探究报告(答案)
观察水螅
1页
三、材料用具:
水螅活体、水蚤、放大镜、水螅捕食视频等 2页
四、方法步骤: 1、培养皿、出售。 3页
2、(1)水蚤、(2)2厘米(3)消化腔 讨论与交流 1、不能。
2、由于水螅是附着生活的,而猎物和捕食者可能来自各个方向,辐射对称的身体结构,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
食物在水螅的消化腔里,有两种消化方式。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观察蚯蚓
5页
三、材料用具
活蚯蚓、糙纸、棉球、放大镜。 6页: 四、方法步骤
1、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落叶。
2、(1)长圆筒形、环形体节、13节;(2)感觉粗糙、放大镜 3、玻璃板
4、能。 7页 讨论与交流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2、因为蚯蚓体内没有呼吸器官,是靠皮肤接触水来完成气体交换。即呼吸通过体表来完成。
3、这样做不合适。因为蚯蚓没有专门在水中呼吸的器官,如果蚯蚓完全浸没在水中,也会窒息死亡。
4、蚯蚓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刚毛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了支持和固定的作用。 5、将蚯蚓放归自然环境。 8页
1、前端变细变长,向运动的前方伸展。随后,前端固定,并变粗变短,同时后端变细变长,
然后,后端变粗变短,整体向前蠕动。
2、没有成熟的蚯蚓没有环带。
3、蛇不是环节动物,因为它不具有环节动物的特征。蛇是爬行动物。
观察软体动物 9页
三、河蚌(扇贝、縊蛏文蛤等)、解剖器、解剖盘、清水。 10页
四、方法步骤:
1、手、
2、外套膜;(1)鳃、4个(2)没有(3)足;运动。 讨论与交流
1、保护柔软的身体。 11页
2、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同时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3、乌贼的贝壳退化成内壳。
4、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水流经身体的一些器官后,在通过出水管排出。在吸入水和排出水的过程中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未消化的残渣。 质疑与创新 1、略
2、用解剖刀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回转解剖刀,打开贝壳。
能找到闭壳肌。
3、珍珠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珍珠。
观察节肢动物
12页
三、材料用具:蝗虫、七星瓢虫、虾、蚊、蜈蚣、乙醚、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实物投影
13页 四、方法步骤
2、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动物名称 体表是否较硬 较硬 身体是否分节,不同体节有无差别 有无触有触角 角,触角分节 是否分节 有无翅 有几对三对 足,足是分节 否分节 14页 讨论与交流
1、蝗虫、七星瓢虫、蚊。 螳螂、蜜蜂、知了蝉等
2、不同。说明节肢动物分布广泛。
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三对 13对 三对 对 有翅 有翅 无翅 有翅 无翅 每节1-2分节 分节 分节 分节 有触角 有触角 有触角 有触角 分节、 有差别 分节、 有差别 分节、 有差别 分节、 有差别 分节、 有差别 较硬 较硬 较硬 较硬 蝗虫 七星瓢虫 虾 蚊 蜈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