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
考生注意:本试题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 卷Ⅱ为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号 得分
卷Ⅰ 26 卷Ⅱ 27 28 29 总分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确答案序号写在题前表内。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 /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请将正
1.下列陶器中,在半坡村出土的是 A B C D 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经济活动的相同特点是
A.以原始手工业为主 B.以饲养家禽、家畜为主
C.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生活 D.以采集、狩猎为主 3.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1页 (共10页)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为了发展经济 B.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 C.为了打败商纣王的军队 D.为了得到平民的支持 5.下列成语出自城濮之战的是
A.卧薪尝胆 B.围魏救赵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 6.以下正确表示战国七雄形势的地图是
A B C D
7.下列现象不符合春秋时期的是
A.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B.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C.势力强大的诸侯成为霸主 D.“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8.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9.2008年“端午节”将成为法定假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你知道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风俗,相传是为了纪念谁吗?
A.屈原 B.孔子 C.诸葛亮 D.李冰
10.下列表述中,不是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就是 A.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平等 B.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C.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劳动
D.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如图是19世纪末出土于“殷墟”的文物,上面所刻的文字被称为 A.金文 B.钟鼎文 C.铭文
D.甲骨文
12.下列有关秦统一的叙述,错误的是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2页 (共10页)
A.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
B.从前260年到前221年,嬴政陆续灭掉六国 C.秦定都在咸阳
D.秦的统一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13.观察下列钱币图,哪一项是秦朝统一为全国通行的货币
A B C D
14.下列最能表现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福兮,祸之所伏”
15.如果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个农民,那么你可能会遇到的事情有 ①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②由于邻居犯罪而受到牵连
③被征发去修建长城 ④听说了刘邦“约法三章”的法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6.史书记载:主父住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17.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 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18.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李冰 B.孙思邈 C.毕昇 D.蔡伦 19.《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A.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20.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21.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①赤壁之战 ②刘备称帝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3页 (共10页)
③西晋建立 ④孙权称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22.“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这句话里的最后一个“合”指的是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汉武帝的大一统 C.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D.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A.改革鲜卑族人的习俗 B.为了统一江南地区
C.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D.抑制豪强地主,发展农桑 24.如图所示著作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张仲景 C.祖冲之 D.贾思勰
25.一节历史课,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谁?
①东晋人; ②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 ③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 ④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程功同学的判断完全正确,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A.颜真卿 B.欧阳询 C.钟繇 D.王羲之
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26.阅读与发现。以下是希望中学七年一班李刚以“和谐”为主题进行的知识总结,找出其中五处错误并加以改正。(10分)
传说中尧舜禹的“世袭制”是古代最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战国时期的庄子主张“兼爱”“非攻”,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孟子认为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应当和谐;西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是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和谐的一个典例;汉朝“班超出使西域”解决汉与匈奴关系,是民族和谐的一个典范。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历史试题 第4页 (共10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