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同步课堂)2014届高中化学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章节精细讲解期末专练 苏教版必修1
A.Cu、Si、Zn、Au C.Fe、C、Sb、Hg
B.Ag、P、Al、Pt D.Cu、S、Fe、Pb
解析: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钝化,故排除A、C两项;浓HNO3不能与Au、Pt反应,与绝大多数金属均反应,故排除D。
答案:B
2.(对应考点一)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将铜片投入到稀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 B.将铁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
C.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 D.打开浓硝酸瓶盖,有大量白雾生成
解析:Cu与稀HNO3反应产生的NO是无色气体,A错。铁在冷的浓HNO3中钝化,铁片不会溶解,B对。3NO2+H2O===2HNO3+NO,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C对。浓HNO3具有挥发性,D对。
答案:A
3.(对应考点二)将3.2 g Cu跟30.0 mL 10.0 mol·L的HNO3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NO和NO2,若反应后溶液中有a mol H,溶液中含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5a mol C.0.1a mol
+
+
-
-1
B.(0.1+a)mol D.2a mol
-
解析:由反应后溶液中含H知HNO3过量,Cu全部反应,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n(NO3)3.2 g+2+2+-
=n(H)+2n(Cu),则n(Cu)=mol,所以n(NO3)=a mol+0.05 mol×2-1=0.05
64 g·mol=(a+0.1) mol。
答案:B
4.(对应考点二)某溶液100 mL,其中含硫酸0.03 mol,硝酸0.04 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 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 )
A.0.02 mol C.0.015 mol
B.0.01 mol D.无法计算
解析:对于本题分析应从整体出发,分析实际参与反应的微粒(考虑到离子),混合酸中含有的微粒是H、NO3、SO4,当投入Cu时,3Cu+8H+2NO3===3Cu+2NO↑+4H2O,求出Cu、H、NO3的物质的量,按不足量的微粒计算,求出生成的NO的量。
答案:A
5.(对应考点三)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C+□HNO3(浓)===□CO2↑+□NO2↑+□H2O (2)□S+□HNO3(浓)===□H2SO4+□NO2↑+□H2O
+
-
+
-
2-
+
-
2+
29
(3)□Ag+□HNO3(稀)===□AgNO3+□NO↑+□H2O
解析:根据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确定发生化合价变化的物质系数,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确定其它物质系数。
答案:(1)1 4 1 4 2
(2)1 6 1 6 2 (3)3 4 3 1 2 6.
(实验题)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 甲 乙 丙
(4)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连接好一整套装置,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把出气导管液封,加热发生装置,显然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铜片与2 mL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再加入2 mL蒸馏水,硝酸浓度变小,降低了反应物浓度使反应减慢,同时产物气体由NO2变为NO,故装置中气体颜色变浅。
(3)从题表中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可以看出:丙方案消耗反应物硝酸少(只起酸性作用),且不产生污染性气体NO、NO2等,是体现绿色化学的最佳方案。
(4)气体和溶液反应,Cl2不一定完全吸收,故还需要增加尾气吸收装置。 答案:(1)检验装置气密性
30
反应物 Cu、浓硝酸 Cu、稀HNO3 Cu、O2、稀HNO3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浅 (3)丙 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没有处理尾气
1.硝酸为无色、易挥发、易分解的强酸。
2.浓、稀HNO3都具有强氧化性,浓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稀HNO3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
3.浓、稀HNO3与Cu反应,浓HNO3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
C+4HNO3(浓)=====CO2↑+4NO2↑+2H2O。 4.工业制HNO3的反应为 催化剂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u可以溶解在稀硝酸中并生成H2 B.浓HNO3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解析: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不产生H2,A项错误,浓HNO3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项错误,常温下,Fe遇浓HNO3钝化,不会产生大量NO2,D项错误。
答案:C
2.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 ) A.颜色变浅 C.没有改变
2+
-
B.逐渐加深 D.变黄色
+
解析:Fe(NO3)2溶液中主要含有Fe、NO3,加入稀盐酸时,电离出H,提供了酸性环境。H和NO3构成了稀硝酸,具有氧化性,把Fe氧化为Fe。
+
-
2+
3+
31
答案:D
3.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 A.C+浓HNO3 C.CuO+浓HNO3
B.Cu+稀HNO3 D.NaOH+HNO3
解析:浓HNO3与C反应只表现氧化性,与CuO、NaOH反应只表现酸性,稀HNO3与Cu反应生成NO表现氧化性,生成Cu(NO3)2表现酸性。
答案:B
4.[双选题]硝酸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体现其极强氧化能力。下列块状金属中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
A.Ag C.Al
B.Cu D.Fe
解析: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等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它们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薄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Ag、Cu都能和硝酸反应。
答案:AB
5.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2 mol C.0.5 mol
B.1 mol D.0.25 mol
解析:由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可知,产物硝酸锌和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故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6.(10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不存在N2O4)。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解析:过量的铜跟浓硝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反应到后期,主要为铜跟稀硝酸的反应;反应停止后,溶液中还有NO3,当加入强酸时,H跟NO3
-
+
-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