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同步课堂)2014届高中化学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章节精细讲解期末专练 苏教版必修1
6.(7分)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①H2 ②Cl2 ③O2 ④HCl ⑤NH3 ⑥NO ⑦SO2 ⑧N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若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3)若烧瓶中装入适量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应由________口进入。
解析:(1)由B口进气,则此干燥烧瓶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题目给出的8种气体中,Cl2、O2、HCl、SO2、NO2密度比空气大,且常温时不与空气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A口进气,则此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H2、NH3密度比空气小,且常温时不与空气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若烧瓶中充满水,则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H2、O2、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气体应由A口进入。
(3)NH3在水中显碱性,与浓H2SO4反应,不可用浓硫酸干燥,其余7种气体均可用浓硫酸干燥。干燥气体时,气体由B口进入。
答案:(1)②③④⑦⑧ ①⑤ (2)①③⑥ A (3)①②③④⑥⑦⑧ B
7.(8分)已知A、B、C、D为气体,E、F为固体,G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1)D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E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
(2)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和F反应生成D、H和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在于D→E→D这一系列过程,其对应氨气→铵盐→氨气这一过程。
21
也就是D为NH3,结合G为CaCl2可以知道E为NH4Cl,F为Ca(OH)2。其余物质可以逐一确定为A—H2(或Cl2)、B—Cl2(或H2)、C—HCl、H—H2O。
点燃
答案:(1)NH3 NH4Cl (2)H2+Cl2=====2HCl △
(3)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8.(15分)实验室制氨气常用以下两种方法:①用固体Ca(OH)2和NH4Cl晶体反应制取;②用固体生石灰与浓氨水混合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方法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②能制取氨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用于证明NH3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是______;氨水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生装置如下,方法①应选用________,方法②应选用________(填标号)。
解析:方法①是固体混合物加热制NH3,故选装置A。方法②是固体与液体不需加热的反应,故选装置B。方法②产生NH3的原因是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减少溶剂水,使溶液温度升高,放出NH3。
△
答案:(1)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2)生石灰与水反应使溶剂减少,同时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混合物温度升高
(3)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看是否变蓝(或在试管口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看是否有白烟生成)
(4)喷泉实验(或其他合理方法) NH3+H2(5)A B
第三课时 硝酸的性质
3
·H2
+
4
+OH
-
22
1.NO2溶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 2.NO、O2按体积比4∶3混合通入水中,发生反应: 4NO+3O2+2H2O===4HNO3。
3.NO2、O2按体积比4∶1混合通入水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与Cu、C等反应,H2SO4本身被还原成SO2。
一、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硝酸是一种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NO2
而显黄色。
2.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电离方程式:HNO3===H+NO3。 (2)不稳定性:
光照
见光或受热分解:4HNO3=====2H2O+4NO2+O2。 (3)强氧化性:
①常温下使铁、铝钝化。 ②与金属反应(除Pt、Au以外): Cu与浓HNO3反应:
△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Cu与稀HNO3反应: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与非金属反应: C与浓HNO3反应:
△
C+4HNO3(浓)=====CO2+4NO2+2H2O。 3.硝酸的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二、硝酸的工业制备
催化剂
(1)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
+
-
23
(2)NO氧化成NO2:2NO+O2===2NO2。 (3)NO2的吸收:3NO2+H2O===2HNO3+NO。
1.浓HNO3、浓硫酸、浓盐酸在空气中放置浓度都变小,其原理是否相同?
答案:不同,浓HNO3、浓盐酸易挥发出HNO3和HCl气体,而浓H2SO4是因为具有吸水性。 2.如何除去浓HNO3中的NO2?
答案:通入足量空气,使O2与NO2、H2O反应。 3.硝酸与Zn反应生成H2吗?
答案:HNO3为强氧化性酸,与Zn反应不产生H2而生成氮的氧化物。 4.盛放HNO3为何要用棕色瓶? 答案:HNO3见光易分解。 5.如何除去镀在铁表面的铜?
答案:用浓HNO3,铜与浓HNO3反应而溶解,而铁遇浓HNO3发生钝化。 6.浓HNO3与Cu、C的反应,表现的性质是否相同?
答案:不完全相同,与C反应只表现强氧化性,与Cu反应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硝酸的强氧化性
1.表现
(1)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与非金属单质C、S、P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非金属元素被氧化到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
(3)金属与HNO3反应一般不生成H2,浓HNO3一般被还原为NO2,稀HNO3一般被还原为NO,极稀HNO3可被还原生成NH4NO3。
(4)在利用HNO3的酸性时,要考虑它的强氧化性。如FeO与稀硝酸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是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而不是FeO+2HNO3(稀)===Fe(NO3)2+H2O。
(5)硝酸与铁反应时的产物: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