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步课堂)2014届高中化学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章节精细讲解期末专练 苏教版必修1

(同步课堂)2014届高中化学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章节精细讲解期末专练 苏教版必修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1:42:25

存在:NH3、NH3·H2O、NH4,据N原子守恒得NH3、NH3·H2O、NH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晶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解析:铵盐与碱反应产生NH3,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确定NH3存在即可证明NH4存在,从而证明晶体为铵盐。C项和D项虽然指示剂都变色,但由于加入了NaOH溶液,无法说明是氨水还是NaOH使指示剂变色。

答案:B

3.(对应考点二)如图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成这样的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

++

A.HCl和H2O

B.以4∶1混合的NO2、O2混合气体和H2O C.NO2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解析:喷泉实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烧瓶内外产生气压差,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烧瓶时,四选项均可产生气压差形成喷泉,且HCl能完全溶于水,CO2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4∶1混合的NO2和O2能恰好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故均可使液体充满烧瓶,但NO2与H2O反应时有NO生成,液体不能充满烧瓶。

答案:C

4.(对应考点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7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实验,必然使烧瓶Ⅱ中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则根据NH3的性质,先打开a、b,再挤压胶头滴管即可。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则在a中NH3被水吸收,形成负压,Ⅰ中HCl进入Ⅱ中,HCl和NH3反应生成固体NH4Cl,生成白烟。

(3)要在烧瓶Ⅰ中形成喷泉,就要形成负压,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片刻后,关闭a活塞,打开b活塞。

答案:(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胶头 (2)烧瓶Ⅱ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

5.(实验题)氨气是化学实验室常需制取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 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1)下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

(2)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 A.浓硫酸 磷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固体氢氧化钠 C.五氧化二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装置适用于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B装置适用于液体与固体(或液体)不加热制气体。NH3为碱性气体,只能用碱性干燥剂。检验NH3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答案:(1)A B (2)B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NH3已集满(或其他合理答案)

1.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氨水显碱性。 高温、高压

2.工业合成氨:N2+3H2催化剂2NH3。 3.NH3溶于水发生如下变化: NH3+H2O

NH3·H2O。

NH3与盐酸的反应为:NH3+HCl===NH4Cl。

4.铵盐受热可分解,铵盐与碱混合加热可产生NH3。 5.常用的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等。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它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B.工业上用H2和N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O2和N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 C.大型中央空调的制冷剂可用液氨

D.铵盐易溶于水,且可与强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析:NH3易挥发,故通常把NH3转化为铵态氮肥使用。 答案:A

2.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H4,你认为下列试纸和试剂一定用不到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硫酸 A.①⑤ C.①③

B.④⑤ D.①④⑤

+-△

解析:利用NH4+OH=====NH3+H2O,NH3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为一元弱碱,能使

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B

19

3.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 ) .A.气体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浓H2SO4反应生成铵盐 D.气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铵盐

解析:A、B选项所叙述的实验现象能证明被检验的是碱性气体,即氨气。NH3与挥发性酸所产生的气体接触时,能生成相应的铵盐,产生“白烟”,如与HCl、HNO3、HBr等气体接触都产生白烟。

答案:C

4.[双选题]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B.氨水的密度比水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大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D.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

解析: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氨气且溶解得快,可以做喷泉实验;氨水密度比水小,故其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氨气比空气轻,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易液化,工业上常用氨作制冷剂。

答案:AD

5.已知NH3和HCl都能用来作喷泉实验。若在同温同压下用等体积的烧瓶,一个收集满NH3,另一个收集HCl气体未满,做喷泉实验,如图所示,喷泉实验停止后,两个烧瓶内溶液的关系是(不考虑溶质的扩散及静止时液面高度的影响)( )

A.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B.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 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同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相同

解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时,NH3和HCl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不等,由于气体充满烧瓶,所以最终液体充满烧瓶,烧瓶内溶液关系是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0分)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存在:NH3、NH3·H2O、NH4,据N原子守恒得NH3、NH3·H2O、NH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答案:D 2.(对应考点一)试管中盛有少量白色晶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解析:铵盐与碱反应产生NH3,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确定NH3存在即可证明NH4存在,从而证明晶体为铵盐。C项和D项虽然指示剂都变色,但由于加入了NaOH溶液,无法说明是氨水还是NaOH使指示剂变色。 答案:B 3.(对应考点二)如图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