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地下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地下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06:17

目录

1 工程概况

1.1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贯通工程概况

2 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

2.1 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2.2 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的确定 2.3 贯通测量设计的技术依据 2.3.1 地面控制测量设计 2.3.2 矿井联系测量方案设计 2.3.3 地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

3 平面测量方案设计

3.1 地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3.2 矿井定向方案设计 3.3 井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 4 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4.1 地面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4.2 导入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4.3 井下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5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5.1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所需参数的确定 5.2 贯通相遇点在水平重要方向的误差预计 5.3 贯通相遇点在高程上的误差预计 5.4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结论 6 贯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案设计

6.1 贯通工程施工测量的目的与任务 6.2 贯通工程施工测量方法及要求

一、工程概括 1.1 矿区自然地理概括

xxx矿区位于xx县城西17公里xx乡境内,中心位置为北纬28°14′34″,东经112°23′16″。走向长约12公里,平均宽18公里,含煤面积约21平方公里;矿区分为六个井田,已经全面开发;矿区交通方便,3条干线公路,亦经过矿区或外侧;矿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7oC左右,平均降水量1367毫米;区内地势较低,起伏不大,多为低矮的丘陵;区内各含水层内,均有十分丰富的地下水,水源条件较好,但与此同时也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威胁。 1.2贯通工程概括

此项贯通工程位于xxx矿区下属的五亩冲矿井和竹山塘矿井之间,两井地面水平距离为1.57Km。

五亩冲矿井采用双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地面拥有主井、副井和箕斗井三个立井,井口地面标高分别为130.0m、130.0m、136.7m,落底标高分别为-100.5m、-100m、-85m。五亩冲矿井的主要开采水平包括-230水平、-296水平、-350水平以及-430水 平。

竹山塘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地面拥有主井、二号副井、新风井、老风井四个斜井,坡度25度左右,其中新风井的井口标高为100.0m,通风的同时,承担矿井排水的任务。竹山塘矿井现在的生产水平为-170水平,最低开采标高为-207m,总回风水平为-90m。

由于五亩冲矿井井口标高(130.0m)都高于竹山塘矿井新风井(100.0m),而五亩冲又属于涌水量较大的矿井,为减少生产成本,经研究讨论决定把五亩冲矿井的地下水也经竹山塘矿井的新风井排出地面,为达到以上目的,需在五亩冲矿井和竹山塘矿井之间掘一条巷道。根据设计要求,巷道水平距离约490米,高差约20米。为加快该工程进度,采取两井同时以全断面相向掘进的施工方法,计划贯通相遇点K为设计贯通巷道的中点。

二、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 2.1 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本矿区GPS控制点成果和矿区地形图采用1980国家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1°的3°带高斯投影。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已有控制点资料

①本测区内已有平面控制点GPS1、GPS2,属于D级GPS控制点。由湖南省第一测绘院于2000年组织施测,执行的标准为1997年建设部发行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PS控制点成果采用1980国家坐标系统,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1°的3°带高斯投影。标石保存良好,经实地踏勘和精度分析, GPS1、GPS2点能够满足此项贯通工程平面控制起算点的要求。

②本测区内有一个国家三等高程控制点107(H=124.22米)。由湖南省第一测绘院于2000年组织施测,执行的标准为《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经实地踏勘和精度分析,可作为本次贯通工程测量高程起算点。 (2)、已有图纸资料:

测区已知D级GPS控制点两个,分别是GPS1和GPS2。国家三等高程控制点有伍亩冲煤矿附近的107号点;

① xxx矿区1:2000地形图,2002年3月数字化成图,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

② xxx矿区1:500采掘工程平面图。 2.2 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的确定

贯通允许偏差: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目的,本次贯通在水平重要方向上的允许偏差为±0.5米,高程方向的允许偏差为±0.2米。 2.3 贯通测量设计的技术依据 2.3.1、地面控制测量设计 地面测量GPS测量部分 Ⅰ、地面控制测量布设等级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目的,测区已知D级GPS控制点两个,所以布设E级GPS网作为地面控制测量网,在该基础上,布设二级导线用来进行GPS点和主副井、竹山塘主斜井的近井点的联系测量。 Ⅱ、地面控制测量的布设方案 (1)、选点埋石

1.根据矿区地形图的实际情况,在图上较为均匀的选择GPS点。 2.点位基本要求

①.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o;

②.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 ,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③.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 ; ④.交通方便,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 ⑤.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 ⑥.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

⑦.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小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⑧.必须保证控制网点至少在一个方向上保持通视。 3. 埋石

①.E级GPS控制网的标石类型选择普通基本标石,标石可用混凝土预先制作,然后运往各点埋设,埋设时坑底填以沙石,捣固夯实或浇灌混凝土底层; ②.埋设标石,须使各层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基偏差不得大于 2mm。

强制对中装置的对中精度不得大于1mm;

③.当利用旧点时,应首先确认该点标石完好,并符合同级GPS点埋石要求, 且能长期保存。必要时需要挖开标石侧面查看标石情况。如遇上标石被破坏,可以下标石为准,重埋上标石;

④.埋石结束后应填写GPS点之记;

⑤.待标石埋设稳定,没有下沉,或现场浇灌的标石凝固后2~3天方可观测。 (2)、布设路线

(3)

搜索更多关于: 地下工程测量课程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目录 1 工程概况 1.1 矿区自然地理概况 1.2 贯通工程概况 2 已有资料情况及技术设计依据 2.1 已有资料分析及利用 2.2 贯通工程允许偏差值的确定 2.3 贯通测量设计的技术依据 2.3.1 地面控制测量设计 2.3.2 矿井联系测量方案设计 2.3.3 地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 3 平面测量方案设计 3.1 地面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3.2 矿井定向方案设计 3.3 井下导线测量方案设计 4 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4.1 地面水准测量方案设计 4.2 导入高程测量方案设计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