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问题:物体漂浮和悬浮时,都有F浮=G,那岂不是相同了吗? 学生活动:比较分析。漂浮时,物体只有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而悬浮时,物体全部浸入了液体中。
总结易混淆的几个词语:
浸没:物体完全没入了液体中,整个物体在液面以下。 浸入:也就是“浸在”,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没。 漂浮:物体在液面处,部分体积浸没。
悬浮:物体在液面以下,完全浸没,可以存在于液面下任何位置。 上浮:物体正在向上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没,最终状态是漂浮。
下沉:物体正在向下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没,最终状态是沉在水底。
(教学说明:利用二力平衡跟合成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的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可以板演受力分析情况。)
问题:铁块放入水中会下沉,放入水银中会怎样? 学生活动:有认为漂浮的,也有认为下沉的。
问题:水银有毒,我们不方便亲自试一试,但是我们知道水银的
5
密度比铁的密度大,能不能利用它们的密度关系来判断?
学生活动:利用阿基米德公式的变形F浮=ρgV排和浮沉条件来分析。
漂浮:F浮=G?ρ(因为V排 悬浮:F浮=G?ρ(因为V排=V物) 上浮:F浮>G?ρ为V排=V物) 由此可判断,铁块会沉入水底,但却会漂浮在水银面上。 (教学说明:将浮沉情况与密度的联系补充到上表中。) [即学即练] 农民们经常利用浮力的知识选种。当把绿豆倒入盛水的容器中,成熟饱满的绿豆沉入水底,干瘪、虫蛀的绿豆漂浮在水面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6 液 gV排=ρ 物 gV物?ρ 液 V排=ρ 物 V物?ρ 液 >ρ 物 液 gV排<ρ 物 gV物?ρ 液 V排<ρ 物 V物?ρ 液 <ρ 物 (因 液 gV排=ρ 物 gV物?ρ 液 V排=ρ 物 V物?ρ 液 =ρ 物 液 gV排>ρ 物 gV物?ρ 液 V排>ρ 物 V物?ρ 液 >ρ 物 (因 A.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D.沉底的绿豆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水面的绿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答案:B 二、轮船和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问题:你有没有办法让铁块漂浮或悬浮在水中? 学生活动:让铁块的密度变小,小到等于水的密度就能悬浮了,小于水的密度就能漂浮了。 问题:怎么才能使铁块的密度变小呢? m学生活动:由密度公式ρ=可知有两种办法: V(1)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体积。可将铁块压成薄片,包成铁 7 盒,增大体积。 (2)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质量。可挖掉铁块的中间的铁,减小质量。 其实这两种办法都是将铁块制成“空心”。 演示:将叠在一起的金属箔放在水面上,金属箔下沉。将金属箔伸展开,叠成盒状放在水面上,金属箔漂浮。 轮船和潜水艇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通过将密度大的钢铁制成空心,增大了体积,进而增大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从而使轮船漂浮,潜水艇悬浮。 轮船排开水的重力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就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我们把轮船满载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叫做轮船的排水量。由阿基米德原理和轮船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可知:F浮=G=G排?mg=m排 g?m=m排,也就是说,轮船的排水量等于轮船满载货物时的总质量。 所以可以利用排水量来表示轮船的大小。 例题:一艘质量为6×103 t的轮船,排水量为1×104 t,那么它最多可以承载多少货物?当它满载货物在密度为1×103 kg/m3的河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当它驶入海洋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变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