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 - 图文
世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该岛屿为北海道,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岛屿东岸为夏季风迎风坡,年降水量比西岸多;受寒暖流交汇,形成著名渔场。 2.(2012届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三地理摸底试卷)图5是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关于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多对流雨
用心 爱心 专心 1
D.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D
【解析】此图为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多对流雨,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屿且岛屿上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本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本区域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
3. (2012届广东省佛山三中高三第一次考试)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 ②文化单一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开发时间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答案】D
【解析】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位于东南沿海平原上,地势平坦,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适宜,加上西方殖民地首先到达这里,开发时间早,经济较发达。
4.(2012届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测试)南极洲考察站使用的能源,如果就地解决,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地热能 【答案】B
【解析】南极洲地区极昼极夜交替时间长,发展太阳能不稳定,地热和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困难,烈风是其一大特点,有利于发展风能。
(2012届深圳市宝安区高三9月调研测试)在旧金山留学的某同学利用暑假驾车去美国东部旅游,沿途经甲、乙、丙地,最后到达丁地。回答21题。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2
图10
5.从出发地到甲地期间,某同学可能遇到的现象正确的是 A.连日高温多雨
B.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地面平坦,麦浪翻滚 D.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答案】D
【解析】甲为落基山地区,垂直自然景观比较明显。
(2012届抚顺市重点高中协作校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读下图回答10~11题。
甲
图
乙图
6.甲图中的丙、丁两洲B、C两海域附近许多地理现象有明显的可对比性。有关B、C两海域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B海域附近的两洲都很湿润,C海域的两洲都较干旱 B.B海域洋流是暖流,C海域的洋流均为寒流
C.B所在的两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得益于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
用心 爱心 专心 3
D.B海域均有大河注入,盐度低于同纬度本大陆东岸 【答案】C
【解析】B所在的两海域分别为秘鲁寒流和本格拉寒流经过区,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因为东南信风吹拂海水向西流(离岸风)从而引起海水上升补充而形成的。
7.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30%的石油运输要过往此地。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43分,中交集团“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在亚丁湾遭遇海盗袭击,4小时后获救。“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遇到海盗时(乙图),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 A.为避免海盗登船,轮船向也门海岸靠近,轮船是顺风逆水而行 B.遭遇海盗袭击时,全球处于12月17日的地区不到全球的2/3 C.乙图中C所在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D.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很好,船员可清晰的拍下海盗袭击过程 【答案】D
【解析】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43分为当地大约8时43分,为白天,且当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天气晴朗干燥,能见度很好。
(2012届绵阳南山中学高十月热身考试)读右边某地区图,回答3~4题。
100°
90°
20°
① M ② 10°
8.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 A.均为热带草原
B.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C.均为热带荒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