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高三文综答案
2014年高三文综答案
地理答案:
1-5、CBACA 6-10、ABBCC 11-12、DB 36.(22分) (1)(2分)南;变(增)长 (2)(2分)地中海气候;西风带(盛行西风)。 (3)(8分)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为优越;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光照条件好;地处河流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四点给满分8分) (4)(10分)原因:黑海比较闭塞,海水与外界交流少,自净能力弱;含工业废水的河流注入黑海;黑海沿岸城市生活污水排入。(4分)(每要点2分,其中黑海比较闭塞,海水与外界交换少,自净能力弱必答点,其余要点答对给2分,满分4分)
措施:工业实现清洁生产:沿岸城市建污水处理厂;周边国家加强协作,共同治理污染。(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三点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7.(20分) (1)(2分)冷锋;流水沉积(堆积)作用。 (2)(2分)二;水源不足(短缺)(2分) (3)(2分)纺织工业;原料。 (4)(8分)发展上游和下游环节,附加值高;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能源丰富,为晶体硅提纯提供电力;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光伏发电条件好;土地面积广,低价便宜。(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四点得满分8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5)(6分)提升核心城市(呼和浩特)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资源优势,促进特色产业的升级;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城市化水平。(每要点2分,答对其中任三点得满分6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2、【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1)由台湾海峡向东西两侧递减(4分)。(或者答主要集中在我国浙江、福建沿海和台湾岛(2分);福建沿海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台湾岛由东向西增加(2分)。)
(2)强风:颠覆海上船只,影响捕捞业。(2分)
暴雨:影响沿海养殖场,造成渔业减产。(2分)
风暴潮:冲破海堤,引起海水倒灌,危害养殖业及渔业生产措施等。(2分) (答出强风、暴雨、风暴潮各的一分,进一步回答影响得2分) 43、【环境保护】(10分)
(1)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各的2分,共6分)
(2)加强监测与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暂时关停严重大气污染的企业或施工单位;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环境好转;鼓励扶持新能源或节能产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使用;加强绿化。(任4条,4分)
文综政治答案
13-15ADC 16-20BCDBC 21-24ADAB 36.(l)图一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1分),图二表明2010年以来我国二大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l分)。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2分)。 (说明:凡考生回答到“增速放缓”、“平稳增长”、“第三产业比重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均可得1分,但不重复给分。对材料一概括出“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给1分,“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给1分。) (2)①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③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说明:每点4分,在第①点中若考生回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可给2分,但不与第①点重复给分。)
(3)①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 ②政府不能包办一切,应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 ③政府要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水平。 ④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说明:每点3分,第①点中回答履行好政府职能或回答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均可给3分,第②③④点中包含有2层意思,答到其中任意一层意思的即可给3分。) 37.(l)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市场的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②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市场化改革使文化企业获得了合理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③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市场释放创造活力,提供了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俱强的文化产品,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说明:每点4分,其中理论表述2分,材料分析2分。在第①点中若考生回答有利于奏响主旋律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也可给2分,但不与第①点重复给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体制改革应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③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文化体制改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说明:每点3分,其中理论表述2分,材料分析1分。若考生回答文化体制改革应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
历史答案
选择题 25 A 26 C 27 B 28 A 29 D 30 C 31 B 32 B 33 C 34 A 35 D 材料分析题
40.【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自由主要是指
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材料二信息“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经济自由被提到日一程上来”,概括指出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的拓展。
(2)根据材料信息“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国际关系方面进一步补充。
(3)根据材料信息“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政府干预、管制……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归纳概括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的核心,结合所学知识,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一方面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随着后来生产社会化趋势的加强,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4)综合以上认识,亚当·斯密理论实际上是涉及市场和计划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一方面要充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注意宏观调控,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 【答案】(1)拓展:先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精神追求;进而到法律和政治层面的民主自由;再到经济上的自由竞争。(6分)
(2)分析:政治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障了公民的自由民主的权利;经济上,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资本主义获得了一定发展,资产阶级的竞争力空前增强,迫切要求经济自由;国际关系上,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在世界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6分) (3)核心:强调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发展。(1分)
结果: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如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另一方面也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4分)
(4)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充分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国家也要注意宏观调控,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2分) 41.【解析】(1)此问综合考查了春秋时期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归纳原因。
(2)此问考查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进程,即从器物到制度再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
(3)此问为开放型问题,可任选一观点,言之有理即可。选择“衰落”观点,抓住关键信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角度分析;选择“成功”观点,抓住关键信息:“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从西方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先进性来分析。 (4)此题解答一定要注意问题中的时间限定,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规定时间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成就。 【答案】(1)变化:经济上,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4分,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
(2)历程:洋务派学习西方器物(或引进西方技术),掀起洋务运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康、梁维新派、孙中山等革命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分别领导维新变法运动、辛
亥革命运动,动摇或结束了清朝的封建统治,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掀起新文化运动,后又接受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文化近代化进程。
(12分,器物、制度、思想文化,每段4分,答出层次给2分,答出史实2分。答到实业救国也可给2分)
(3)观点一: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答衰落给1分) 论证: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观点二: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成功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答出成功字样即给1分)
论证:史实——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广泛实践应用;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西方化进程加快。(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本题为二选一题,若两个都答,取第一种观点得分,满分5分)
(4)成就:政治上,成立新中国,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人大、政协、民族区域自治三大政治制度,一边倒,抗美援朝,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打破美国封锁包围;
经济上,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文化上,双百方针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6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44、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1)失误: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2分) (2)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影响;没有建立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2分)
含义:思想启蒙。(2分)
(3)影响:触动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2分)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