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免疫调节(备战2020)
解析:分析两组数据,B1组癌前病变率明显高于A1组,说明HPV能诱发癌前病变;分析两组数据,已检测出HPV的人群中,注射疫苗和不注射疫苗的癌前病变率差异不大;DNA复制过程中,母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会断裂,新合成的子链与母链重新形成氢键;浆细胞不具有识别能力。 7.(2018·福建泉州质检)高剂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被B细胞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会杀死该B细胞。科学家给小鼠注射大量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结果小鼠不产生相应的抗体,且再注射未标记的抗原X也不发生免疫反应。此时若再给该实验动物注射未标记的抗原Y,动物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上述实验结果能支持的观点是( A )
A.每个B细胞表面仅带有一种抗原受体 B.机体受抗原X刺激产生的抗体不识别抗原Y C.只有标记的抗原才能诱导B细胞合成抗体 D.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由相应抗原诱导产生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在科学家给小鼠注射大量高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后,会与B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杀死该B细胞,所以再次注射未被标记的抗原X后也不会发生免疫反应。但此时又注射了未标记的抗原Y,发现动物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这说明了每个B细胞表面仅带有一种抗原受体,所以杀死了识别X的B细胞,但识别Y的B细胞并没有被杀死;机体受抗原X刺激产生的抗体不识别抗原Y,但该实验结果无法支持该观点;不被标记的抗原也能诱导B细胞合成抗体;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基因表达的产物,而不是相应抗原诱导产生的。
8.(2018·山东泰安一检)宫颈癌疫苗(HPV疫苗)通过预防HPV病毒(DNA病毒)感染,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HPV疫苗预防病毒感染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B.HPV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得到四种碱基、一种五碳糖和一种磷酸 C.HPV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DNA聚合酶与其DNA一起进入宿主细胞 D.HPV病毒的蛋白质可以不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解析:HPV疫苗预防病毒感染的机制属于特异性免疫,溶酶体杀灭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HPV病毒的核酸为DNA,彻底水解后得到四种碱基、脱氧核糖和一种磷酸;HPV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DNA聚合酶进行自身DNA复制;病毒的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9.在制备抗毒血清时,需要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以及抗毒血清分别是( D )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体,抗原 C.细胞免疫,抗体,抗原 D.体液免疫,抗原,抗体
解析:蛇毒属于抗原;抗毒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能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
10.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B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区域位于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控制运动平衡的区域位于小脑;仅破坏传入神经,则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中枢,故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切除胸腺后,不能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降低;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促使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11.(2018·安徽合肥二模)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μm 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 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 的推测正确的是( D )
A.PM2.5 进入人体肺泡中即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导致血浆最终呈酸性 C.PM2.5 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缺陷症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呼吸道和外界是直接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PM2.5进入肺泡并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时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不会呈酸性;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不属于免疫缺陷症;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控制非条件反射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12.将由H7N9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注入人体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B )
A.浆细胞产生针对该禽流感毒蛋白的抗体 B.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C.B细胞受刺激分化成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解析:因为注入的是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所以不会侵入细胞内,不需要细胞免疫攻击靶细胞。 二、非选择题
13.(2018·湖北黄冈调研)2016年12月,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的研究团队向外界公布了一项名为“NSI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的技术问世。该技术就是用基因敲除技术让小白鼠失去免疫能力。这种失去免疫能力的小鼠,可以在诸多方面为人类科学研究提供帮助。请回答: (1)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组成的,其功能是 。
(2)该“免疫缺陷小鼠”是通过敲除免疫基因来实现的。去掉免疫基因的目的就是让小鼠体内不能产生 和 等特异性免疫细胞,从而失去特异性免疫能力。
(3)利用“免疫缺陷小鼠”构建人源化小鼠肿瘤模型,也就是让小鼠体内长出与肿瘤患者一样的肿瘤,然后评估各类药物的疗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