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品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4 含解析
人教版物理教学辅导精品文档
第四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江西省鹰潭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 A )
A.人向上弹起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B.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 C.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的重力 D.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地的压力等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
解析:A项,人向上弹起过程中,人应该经历了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所以先有向上的加速度,后有向下的加速度,故A项正确。B项,踏板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二者大小始终相等,故B项错误。C项,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项错误。D项,同理以高跷和人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地对高跷的压力大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高跷对地的压力大于人和高跷的总重力,故D项错误。
2.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 A )
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
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 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 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400N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所受浮力为F,则F-mg=ma,F=m(g+a)=460×(10+0.5)N=4830N,A正确;加速上升过程中速度增大,受空气阻力增大,B错误;气球开始加速度为0.5m/s2,此后加速度将变化,无法确定10s时气球速度,C错误;匀速上升时F-mg-f=0,空气阻力f=F-mg=(4830-460×10)N=230N,D错误。
3.(江西省南昌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一串(3个)红灯笼在水平风力的吹动下发生倾斜,悬挂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设每个红灯笼的质量均为m,绳子质量不计,则自上往下数第一个红灯笼对第二个红灯笼的拉力大小为导学号 1321411( D )
23
A.mg
3C.4mg
B.2mg 43D.mg
3
解析:以下面两个灯笼作为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竖直方向:Tcos30°=2mg得: 2mg43T==mg,故选D。
cos30°3
4.(哈尔滨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1所示,在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导学号 1321411( C )
A.在2s~4s内,力F=0 B.在4s~6s内,力F=0 C.在0~2s内,力F逐渐变小 D.在0~2s内,力F逐渐增大
解析:在2s~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不为零,故A错误;在4s~6s内,物体匀减速前进,拉力可能不为零,但一定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在0~2s内,加速度逐渐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故拉力F逐渐减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5.(山东省东营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在两次作用过程中导学号 1321411( D )
A.F1+F2 B.F1+F2>F F1m2D.= F2m1 F 解析:对两种情况均进行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都为a=,隔离分析,第一种 m1+m2 m2F 情况,A对B的作用力为F1=m2a=,第二种情况,A对B的作用力为F2=m1a= m1+m2m1FF1m2 ,则有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F,=,D正确。 F2m1m1+m2 6.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每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导学号 1321411( D ) A.t1 B.t1>t2>t3 D.t1=t2=t3 解析:小滑环下滑过程中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作用,下滑的加速度可认为是由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产生的,设轨迹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mgcosθ=ma ① 设圆心为O,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滑环由开始运动至d点的位移x=2Rcosθ ② 1由运动学公式得x=at2 2由①②③联立解得t=2 R g ③ 小圆环下滑的时间与细杆的倾斜情况无关,故t1=t2=t3。 7.(湖南省湘潭一中、双峰一中、邵东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赛)以下是必修1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1321411( BC ) A.甲图中学生从起立到站直的过程中,体重计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B.乙图中赛车的质量较小,却安装着牵引力很大的发动机,目的是获得很大的加速度 C.丙图中海豚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海豚运动中的阻力 D.丁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中学生从起立到站直经历了从超重到失重的过程,A错;由F=ma可知B项正确;海豚的流线型身体是为了减小水的阻力,C对;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做减速运动,D错。 8.(山西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磁铁A、B分别位于铁质车厢竖直面和水平面上,A、B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静止时,A恰好不下滑,现使小车加速运动,(不考虑A、B间相互作用力)为保证A、B无滑动,则导学号 1321411( AD ) 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小于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