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22:18:27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知识链接:

学生用手指、手臂比划出一厘米、一米的大致长度。

学法指导:组学、对学、交流、讨论 预设的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 自主学习 (独学——对学——交流)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米。,

学生先估测,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先估测,再进行测量,然后再把正确的数值写在数上。 目的是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3、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 让学生仔细观察以后,再独立完成。 核对,说说自己是怎么想得。

三、 交流展示 (展示——质疑——解答——点评——评奖) 四、 达标测评 (分层——对阅——互动——汇报) 五、 小结

说说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双色笔记检查:

课时目标导航检测: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3、19页第5题

(1)多少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长度大约是10米?

(2)走一走,10米大约有多少步?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加与减(一) 课题:小兔请客(教材20-21页)

课型:新授 课时数:1课时 上课时间: 明确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运算。 3.情感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和多动脑筋、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 知识链接:

1 加减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起来。

2 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 学法指导:组学、对学、交流、讨论 预设的教学步骤及过程: 六、 情景创设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创设加减法情境。 2、出示挂图。请学生说说图意。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自主学习 (独学——对学——交流) 1、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2、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四、交流展示 (展示——质疑——解答——点评——评奖) 五、 达标测评 (分层——对阅——互动——汇报) 六、 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双色笔记检查:

课时目标导航检测:

P21第1题、练一练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 自己列式计算。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计算。请学生板演。

有选择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数学游戏:谁先到家。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分组选择小动物。

如:第一组是小猴,第二组是小狗,那么第三组选择小松鼠。 依次类推。

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自己进行速算。 其他也如此。 教学反思:

课题:采松果(教材22-23页)

课型:新授 课时数:2课时 上课时间: 明确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3.情感目标

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求原来有多少的思考过程及列式计算的方法。 2、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知识链接: 1、复习检查:

2+1+4 3+1+5 9-2-3 30+60 30+50 40+50 90+10 60-30 90-10 80-20 90-70 30-20

学法指导:组学、对学、交流、讨论 预设的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 情景创设

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向小松鼠提什么问题呢?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自主学习 (独学——对学——交流)

⒈师;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⒉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 4+25=29

教师逐个问:你是怎样想的?

⒊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知道,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只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

⒋师:现在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 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师;这就是我们学习的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5师: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生: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 指名学生列式:25-4=21

教师逐个问: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㈢从生活中体验

⒈师: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摆一摆: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请同学列式。 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四、交流展示 (展示——质疑——解答——点评——评奖) 五、 达标测评 (分层——对阅——互动——汇报)

搜索更多关于: 一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感受米、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2、不足1米的部分如何用厘米作单位。 知识链接: 学生用手指、手臂比划出一厘米、一米的大致长度。 学法指导:组学、对学、交流、讨论 预设的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估一估、量一量 1、让学生估计我们教室里黑板有多少长? 2、师生测量。 当出现不足1米时,学生讨论如何来表示。 得出可以用------米-----厘米来表示。 二、 自主学习 (独学——对学——交流) 1、试一试 (1)讲桌的高是---米---厘米。 (2)板报的长是---米---厘米。 (3)门的高是---米---米。, 学生先估测,再量一量,最后得出具体的数值。填写。 2、练一练第1题, 同桌合作,先估测,再进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