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地质试卷
3、岩体结构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两个要素的组合特征,在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中起主导
作用。 ( ) 4、片理、板理都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的结构面。 ( ) 5、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建筑物的动力特性等有关。 ( ) 6、产状可用于表明一切地质界面如节理面、断层面等的空间位置。 ( ) 7、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孔隙水、潜水及岩溶水三种。 ( ) 8、垭口的工程地质性质取决于山岭的岩性、构造和外力作用的性质、强度等因素。(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地形和地貌有什么区别?
2、简述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其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
3、我国许多河流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试简要说明其原因。 4、岩堆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五、识图(17分)
下列平面图中:
1、指出地层的接触关系和地质年代的名称。(7分) 2、指出褶皱的基本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 3、指出断层的基本类型,并说明理由。(6分)
T T J C 倾向 D C T C D J C T
六.计算(8分)
已知某点地形标高为120米,承压水位为118米,隔水顶板高程为110米,
求:该点的承压水的埋深;承压水位距离地表的深度;承压水头的大小,并说明是正水头还是负水头。
共 2 页第 2 页
长沙理工大学标准答案
课程名称: 《工程地质 》-A10 试卷编号: 1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顺地形:顺地形指褶皱形成的初期,往往是背斜形成高地(背斜山),向斜形成凹地(向斜谷),地形顺应地质构造,这种地形称为顺地形。
2、地质作用: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促使地壳的组成物质、构造和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3、非整合:沉积岩与岩浆岩的沉积接触关系。
4、场地烈度:场地烈度指根据场地条件如岩石性质、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调整后的烈度,称场地烈度。
5、潜水:埋藏和运动于第1个连续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二、选择题(答案可能不只一个,每题3分,共21分)
(1)ABD;(2)ABCD;(3)ABCD;(4)D;(5)ABD;(6)BD;(7)BC 三、判断(共24分。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地形和地貌有什么区别?
答:地形指地表既成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它既不涉及这些形态的地质构造,也不涉及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地貌指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它不仅包括地表既成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还包括运用地质动力学的观点,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2、简述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及其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
答: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岩石的可溶性与透水性、水的溶蚀性与流动性。
垂直方向的分布规律:岩溶的发育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大致分为四个带:①垂直循环带(充气带),主要形成竖向的岩溶形态,如漏斗、落水洞和竖井等;②水平循环带(饱水带),地下岩溶形态主要发育地带,广泛发育水平溶洞、地下河、地下湖及其它大型水平延伸的岩溶形态;③过渡循环带(季节变动带),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岩溶形态均有,但由于岩层裂隙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此带以水平岩溶形态为主;④深部循环带(滞流带),此带地下水运动很缓慢,岩溶作用微弱。
3、我国许多河流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试简要说明其原因。
答:由于河流侧蚀的不断发展,致使河流河湾一个接着一个,并使河湾的曲率越来越大,河流的长度越来越长,结果使河床的比降逐渐减小,流速不断降低,侵蚀能量逐渐削弱,直致常水位时已无能力继续发生侧蚀作用,这时河流呈蛇曲形态。处于蛇曲形态的河湾,彼此之间十分靠近,一旦流量增大,会截弯取直,流入新开拓的局部河道,而残留的原河
共 2 页第 1 页
湾的两端因逐渐淤塞而与原河道隔离,形成牛轭湖。最后,由于承受淤积,致使牛轭湖逐渐成为沼泽,以致消失。 4、岩堆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岩堆的处理原则是:①选线时,对正在发育的岩堆以绕避为宜或选择基底条件较好部位通过,以便设置防护物;对趋于稳定的岩堆,可在其下部以路堤方式通过,不用或尽量少用路堑形式通过;对稳定的岩堆,以低路堤或浅路堑通过,不宜采用半填半挖断面,或在岩堆下方大量开挖;②线路以路堤方式通过时,应注意路堤位置的选择及起基底处理;③线路以路堑方式通过时,应注意边坡的稳定性问题;④做好调治地表水和排除地下水的工作;⑤公路通过岩堆时,采用挡土墙以稳定路基,但需注意挡土墙和岩堆的整体稳定性问题。 五、识图(17分)
1、D(泥盆系)与C(石炭系)、T(三叠系)和J(侏罗系)为整合接触;T和C为不整合接触;
2、褶皱为背斜,(2分) 因为地层是以核部的老地层D为对称中心,两翼依次变新。(2分) 3、断层为正断层,(2分) 图中右边一盘是核部变宽的一盘;背斜核部变宽的一盘为上升盘(2分);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右边一盘为下盘,所以下盘是上升盘。(2分)
六、计算(8分)
承压水的埋深为10M,承压水位距地表的深度为2M,水头为8M,为负水头。
共 2 页第 2 页
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A11 拟题教研室(或老师)签名 周德泉 教研室主任签名
----------------------------------密------------------------------封--------------------------线------------------------------------
课程名称(含档次) 《工程地质 》 课程代号 000182
专 业 土木工程 专业层次(本、专) 本 考试方式(开、闭卷) 闭卷
一、 名词解释:(12′=6×2′)
1、地貌:
2、地震基本列度: 3、结晶性侵蚀: 4、岩堆: 5、河流阶地: 6、顺地形:
二、 选择(16′=8×2′)
1、断层线是( )。
a、断层面与任一平面的交线; b、水平面与断层面的交线; c、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d、断层面与上升盘的交线 2、上层滞水位于( )。
a、包气带内; b、潜水带内; c、承压水带内; d、区域性饱和带内 3、崩塌是( )的产物。
a、重力作用; b、风化作用; c、溶蚀作用; d、冰劈作用
4、有些矿物与水接触后发生离解,并与水中的H和(OH)发生化学作用,生成新的
化合物,这种作用称为( )。
a、溶解作用; b、水化作用; c、水解作用; d、撑裂作用 5、某岩层产状为N30°E,∠33°,SE,下列表示与其相同的是( )。
a、SE120°,240°,∠33°; b、30°,N60°E,∠33°; c、S30°E,∠33°,SW; d、210°,120°,∠33° 6、倾角为零的地质构造为( )。
a、向斜构造; b、单斜构造; c、背斜构造; d、水平构造 7、沉积岩的特征构造为( )。
a、流纹构造; b、层理构造; c、片理构造; d、水平构造
共 2 页第 1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