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谈银行压力测试
若要查看详情请登陆中国金融压力测试分析师网站:http://www.uninfo.cc/web
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最近几年来的经营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如何对其所面临的不同类型的风险暴露进行测量和监控的问题大大促进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压力测试”作为VaR(Value-at-Risk,风险价值)工具的必要补充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压力测试能够用来测量设定的意外事件发生所导致的风险因素变化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影响。压力测试最初是为了响应1996年BASEL资本协定的修正而被正式提出并开始运用。自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和1998年秋季俄罗斯债务危机以来,压力测试因其与VaR相比独特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前,发达国家的监管当局都要求金融机构年度财务报告中应加入压力测试分析,使股东及其他社会各界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及风险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达到信息透明化及公开化的原则。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我国金融业将面临金融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各种无法运用VaR方法度量的金融风险应该如何测量和监控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我国金融机构中推广使用压力测试方法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对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本
文的目的是考察压力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以及将其运用于我国银行风险管理的可行性。
一、压力测试方法及其在现代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压力测试是作为一个通俗的术语用来描述金融机构测量其对于异常但是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潜在脆弱性的各种技术。这一术语涵盖许多不同的技术,下文将详细探讨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还有尚未被广泛接受的极端价值理论(EVT)和最大损失理论等。[1]
(一)压力测试的类型
大多数的金融机构认为VaR方法是不断跟踪其投资组合风险和评估各业务部门风险调整绩效的关键工具。VaR能够提供以概率分布为基础的在某一特定持有期和置信度下投资组合的可能损失边界。例如在99%置信度水平下一天内可能受到的最大损失。然而,VaR在测量极端市场环境下风险暴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2]首先,VaR模型的许多假定在异常市场环境中并不完全成立;其次,以经验数据计算的统计模型难以处理罕见的市场异常压力事件,因为没有充足的观测数据会导致统计推论不严密;再次,通过观察历史数据得到的不同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这种相关性数据是使用市场正常时期的数据估计得到的)随着市场异常的价格大幅度变化而随之改变。压力测试部分地弥补了VaR的缺陷,它提供了一种方法来测量和监控可能的异常事件引发的极端价格变化给投资组合带来的潜在不利后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