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但具体的培养工作仍处于探索和构建中,问题多多。文章从培养理念、教学模式、双导师制、质量评价体系和多元化办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期在实践中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问题 对策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化升级阶段,很多职业正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从业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高深的技术能力。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高校,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培养研究生模式,特别要全体系、全方位地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积极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是当前值得探讨的话题。通过对目前实际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提高认同度、改革教学模式、强化职业导向、实行双导师制、加强实践环节、执行高校、企业和社会多元化办学等能够有效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从1990年我国第一次尝试开设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的教育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全国高校已为工商管理等19种专业设置了专业学位,一个以硕士学位为核心,以学士、硕士、博士三层并重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延东同志曾在第二十六次和第二十七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反复强调必须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5年实现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并重的格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结合国外高校多年专业学位发展过程,我国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从国家战略角度分析,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社会经济结构悄然变化,社会对于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巨大;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企业不仅需要大量懂得理论知识的人才,也需要掌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高校定位角度分析,既要有学术型大学,也要有应用型高校;从学生就业角度分析,市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如果高校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就不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正在酝酿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需要大批管理人才和研究人员,更需要掌握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新型劳动的实干人才。专业学位的大力发展可以为国家输送技术型、创造型等人力资源。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