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情感教育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情感教育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朱熙照
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
程中来,尤其是在思维上深层次的参与,是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关键。数学教学中的探究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设计思想: 本节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的情境,让探究式教学走
进课堂,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高中教材第二册上第八章第一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本
节研究椭圆的定义、图形及标准方程的推导,借助生活中丰富的典型实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活动过程,从中了解和体验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2、教学地位:本节是第八章的基础,为以后学习双曲线、抛物线奠定基础,
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在高考中也是重点考察内容之一。
3、教学重点:①重点:椭圆定义、标准方程
②解决策略:用模型演示椭圆,在给出椭圆定义最后加以强调,
对椭圆的方程单独列出加以比较。
4、教学难点:①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
②解决策略:推导分4步,每步重点讲解,关键步加以补充说
明。
5、教学疑点 ①疑点:椭圆定义中常数加以限制的原因。 ②解决策略:分情况说明动点的轨迹。 二、学习者分析: 1、年龄、认知特特点: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对几何图形的一定水平层次的想象能力,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他们的思维正从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仍需要依赖一定的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2、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133
《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的研究》论文集
应熟练掌握曲线和方程的关系,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步骤,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本课应获得能力训练:
通过本节的学习强化探索能力、几何图形构造能力的训练,了
解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椭圆定义。
②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及标准方程。
2、能力目标:通过椭圆概念的引入与标准方程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探索能
力,增强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②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③通过神州五号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
豪感。
4、学科渗透:通过对椭圆的图形认识、定义的引入、标准方程的推导提高对
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体现了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工具学科。在各个领域内有广泛的应用。
四、教法和学法的分析:
1、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的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
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图形,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试验和主动参与。
2、教师是学生的学习的组织者、促进着、合作者,在本节课的备课和教学过
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搭建平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已到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具包括:直尺、细绳、钉子等几
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它们的使用可以更
好的帮助学生认识图形,丰富直观,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六、板书设计:
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
椭圆的图形 3、例1 解题过程
134
情感教育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设计
2、 ① ②
标准方程的推导 4、例2解题过程 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方程。 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方程
学生虽然对椭圆图形有所了解,但只限于感性认识,缺少理性的思考、探索和创新,这与缺乏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密切相关。而这一点,恰恰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目前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所以,本节课力图从圆的定义和圆的方程的联系出发,借助类比的思想对动点有规律的运动作一些理性的探索和研究。同时,在学习运用过程中,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化归思想加深认识。
七、教学过程说明:
八、教学过程: 环节 教 学 准 备 回 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圆的顾 定义、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思想知 方法等。 识 教师提问式实施 学生回答: 2、坐标法求轨迹 录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为教学实验作准备 2、 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掌握椭圆图形。 为本节课1、圆的定义 作铺垫 直尺、细绳、钉子、笔、纸板、 135
《高中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与情感协调发展的研究》论文集
“神州”五号飞船2003年10教师:1、2003年10学生回答: 通过录像激发 月15日9 时升空10月15日月15日是每一个中1、 神州五号学生的爱国情 9 时6 时23分返回。中国航国人值得骄傲的日 旅行行程约六十万公里。 创 天吗? 发射成功。 绪,调动起好奇向英雄意。 的学习本课的 天第一人杨利伟历时21小时,子,大家还记得这一2、 学生鼓掌心,激发起学生2、 放一段“神州” 兴趣。让学生感 在。 据新华社北京2003年10五号月 升空和着陆的录 到数学无处不设 10日电: 像。 “神州”五号飞船按计划运3、我们印象英雄学习 情 行在轨道倾角42.2度,近地他实现了几代中国人3、认真观察图 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的梦想。 变轨后进入343公的圆轨道。船绕地球运行模拟飞船环绕地球72圈后在预定图。 地点着陆。 问题: 求“神州”六号飞船飞行轨道椭圆方程 教师:1、通过新闻报学生分组合通过学生自 道我们已经知道神州 作动手实践己动手操作, 画出民族英雄飞行的轨迹 五号飞行的轨道是椭把细绳拴在培养他们动 引 椭 入 课 题 圆的图形圆,我们怎样画出给飞钉子上,再把手能力,合作行的轨迹呢? 椭圆图形。 形 钉子固定在精神。让他们筒把绳子拉到快乐。 板上慢慢移动,画出椭圆的图形。 2、指导学生用教具画纸版上,用笔从实践中得3、用几何画板展示图紧使笔尖在5、 设问:我们怎么能求出民族英雄飞行轨迹的方程形 境 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实施4、几何画板演示飞行4一起思考 呢? 1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