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大兴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大兴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初三语文
考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00分。 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须 3.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知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开展“龙”“凤” 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历史渊源”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1)~(3)题。(共6分)
“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图腾形象, 属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被称为百.鸟之王的“凤”与“龙”一样,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倍受尊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图腾形象。“龙”和“凤”凝结着亿万中国人的智慧和理想。龙与凤对应、融合的情形, 在中华民族的习俗中都有所反映。“龙.凤呈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标志, 得到了世代 ① (解释:传授和继承)和hóng ② 扬, 在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进程中, 起着巨大的精神鼓励与促进作用。
(1)根据①处括号内解释及②处拼音提示,用正楷依次填写词语和汉字。(2分) ① ②扬
(2)对加点字注音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 (wéi) 应(yìnɡ) “龙”字的第4画是:丿 B.为 (wèi) 应(yìnɡ) “龙”字的第4画是:乚 C.为 (wéi) 应(yīnɡ) “龙”字的第4画是:丿 D.为 (wèi) 应(yīnɡ) “龙”字的第4画是:乚
(3)下列四幅“龙凤呈祥”书法作品,按照篆、隶、草、楷、行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 ②
③ ④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2.阅读“文化内涵”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1)(2)题。(共4分)
在中国封建社会, “龙凤”是权利的象征。统治者为自己成王做帝提供理论依据, 称自己是“应天受命的真龙天子”,是龙的“化身”。战国至秦汉时期,人们已经直接用“龙”来指代皇帝君王,用“凤”指代皇后娘娘了。帝王所使用的东西也多带“龙”字 【甲】 穿的叫龙袍,戴的叫龙冠,坐的叫龙椅,睡的叫龙床等。到了近代,“龙凤”在民间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婚庆大典,也常见于节日庆祝。人们更多的是将“龙凤”视为“吉祥”的符号,借此祝愿幸福美满,期盼风调雨顺 【乙】 人寿年丰的太平景象。从古至今,龙凤承载着吉祥的文化内涵,影响着统治者和人民大众。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句号 【乙】逗号 B.【甲】冒号 【乙】逗号 C.【甲】冒号 【乙】顿号 D.【甲】句号 【乙】顿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________
3.阅读“文化传承”研究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完成(1)(2)题。(共4分)
龙和凤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吉祥图案,渗透到建筑领域。9月25日,丹枫迎秋,金风送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自此,大兴国际机场与67公里外的首都国际机场,南北呼应,龙跃凤翔,形成“龙凤呈祥”的双枢纽格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雪松表示,两场独立运营有利于机场的持续发展、自主灵活、产能高效,能更好地履行机场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以航空联盟划分两场运营有利于形成规模竞争态势,借助两场各自运营的航空公司在全球细分市场上的优势航点,集中资源和精力深耕优质市场,形成优势互补。可以预见,“龙凤呈祥”的双枢纽格局,为全球民航业在一个城市建成并驾齐驱的双枢纽树立标杆,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以创新进取、独立包容、发展腾飞的姿态携手各国友人共创和平吉祥、福运昌隆的大同社会。
(1)下面是同学写的一副对联,根据材料内容,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上联:丹枫迎秋,龙跃凤翔, ① ;
下联: ② ,并驾齐驱,首都北京全力倡大同。 A.①大兴机场建成通世界 ②南北呼应 B.①南北机场竞相展优势 ②双枢聚友 C.①大兴机场建成通世界 ②双枢聚友 D.①南北机场竞相展优势 ②南北呼应
(2)看了“文化传承”小组搜集整理的材料,你了解到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形成“龙凤呈祥”的双枢纽格局。查字典得知“呈祥”是“呈现出好事情的兆头或象征”的意思。结合材料内容,你认为“龙凤呈祥”在这里的意思是: 。(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5分)
4.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1分)
5.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2分) 6.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历风经雨、披荆斩棘,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每当遇到挫折时,我们便会想到 “ , ”(填写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每句允许有一个不会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
(二)阅读《饮酒》,完成7~8题。(共5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全诗情味隽永,情理交融。诗人称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那是因为“ (1) ”。从作者勾勒的田园生活和对山中景物的描写中都可看出,诗人向往 (2) 的生活。最后一联更是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2分)
8.陶渊明独爱菊,想象诗中诗人“采菊”时的情形,并按要求填空。(3分) 陶渊明以 (1) (限4字词语)的心情采菊,他 (2) (不少于50字)。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共8分)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乙】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俭以养德 以德报怨 学以致用 自以为是 ....B.意与日去 出其不意 词不达意 意气风发 ....C.淡泊明志 志大才疏 志同道合 志在四方 ....D.年与时驰 心驰神往 驰名中外 纵横驰骋 ....
10.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静以修身
翻译:用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修养。
理解:诸葛亮强调提高自身修养,需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如果放纵、轻浮则不能修养身心。
【乙】学须静也
翻译:学习必须静心专一。
理解:诸葛亮阐明学习要求所处环境安静,不受干扰。他强调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对社会有所贡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