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测绘工程毕业设计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精度要求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对完成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均应有客观的检查,如:进行不少于两次独立测量;计算由两人分别进行或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计算工具等。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贯通时总是存在偏差,并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上,即:贯通距离上的偏差;垂直于巷道中线的左右偏差;上、下的偏差。所以,要根据一般采矿工程的要求和测量手段的可能,给出了贯通测量允许偏差的参考值(见表)。对某一贯通工程的允许偏差值,一般应由技术人员提出,由总工程师与测量负责人 研究后确定在贯通面上的允许偏差(m)贯通种类 贯通巷道名称两中线之间 两腰线之间:第一种 沿导向层开凿的水平巷道 0.2 第二种 沿导向层开凿的倾斜巷道 0.3
第三种 在同一矿井中开凿的倾斜巷道或水平巷道 0.3 、0.2 第四种 在两矿井中开凿的倾斜巷遒或水平巷道 0.5、 0.2 第五种 用小断面开凿的立井井筒 0.5
第三节 贯通测量的误差来源
贯通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贯通方案的选定和仪器的选择。应从地面控制测量,投点,联系测量,井下导线测量,以及各部分的高程测量来控制误差和提高贯通精度. 对于贯通测量,影响贯通精度的误差主要是测角误差和量边误差,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控制这两种误差的积累可以有效地提高贯通的精度。从地面测量到井下贯通点位置,误差的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面测量的误差。在测量地面控制网的时候,主要是观测控制点测角误差和量边误差,以及水准测量误差。
2、井上、下联系测量误差。主要是定向误差和投点误差。 3、井下测量误差。如同地面测量。
此外,就是仪器设备方面的误差,如对中误差,整平误差,照准误差,投向误差等。
分析误差的来源,在施测的各个环节逐一以减小误差的产生及积累是必要的。 贯通测量方案的制定首先根据贯通工程通知单提出的贯通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贯通
13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的限差要求,制定贯通测量方案的初步设计。制定方案的原则是:
精确性———网中各元素要达到或高于预定的精度,如点位误差、边长限差、方位角精度等;
经济性———在实现网的精度的同时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及时间; 技术先进性———有效利用现有新技术来施测,不仅可以提高精度,还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如用GPS技术建立地面控制网,激光导向仪定向,井下加测陀螺定向边;
可靠性———要有检测点及多余观测,保证控制网有较高自检功能,避免粗差。
在比例尺为1:2000 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设计贯通联络导线,高程测量路线,并将预计的导线或高程点位在图纸上标出,并量出导线点的概略坐标、导线或高程路线长度,并确定导线或水准测量的等级。选择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易测得测量方法。
提高贯通测量的精度首先必须以《煤矿测量规程》、《煤矿测量手册》为基础,培训出一组技术素质过硬、工作扎实的测工队伍,然后要严格要求导线点的设置,顶板能打跟的必须打眼,要保证所设的导线点牢固、稳定、唯一、自由悬空、便于保护、便于寻找,于其它点区别要醒目。其二:对测量仪器、工具必须进行定期性检校。或在每次大型贯通及重要测量工程开始前对仪器、工具进行全面检校,当仪器、工具受损时必须停用.待修理并检校后继续使用。每次下井标定巷道开口或延长中、腰线、导线时必须制定出可靠的检核条件。其三:在较大型贯通测量中除了认真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外,再用另一种计算方法进行检校。
14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四章 贯通测量方案设计技术要求
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在整个测区范围内用比较精密的仪器和严密的方法测定少量大致均匀分布的点位的精确位置,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水平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测角网、边角网、测边网、导线网、 GPS网。
目前,由于GPS技术和光电测距仪的逐步推广和普及,使用GPS和导线 测量方案在贯通测量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这里只对这两种方案作介绍。
在使用GPS用于两间巷道贯通测量时,可选用E级或D级精度来测设两井井口附近的近井点,根据地面GPS测量误差所引起的K点的在x'轴方向上的贯通误差估算公式:Mx'??Mscos?12,2 。GPS网的误差主要是从两近井点的距离和它们连
上1,2线与贯通 重要方向上的夹角。因此,在地面布设GPS网只要确保两近井点的坐标精度即可。
提高两近井点的测量精度,可从布网形式工、等级、GPS接收机的精度、测量参数的选择来控制。GPS布网可根据矿区原有点布设E级或D级网,再与国家三等三角网联测,以提高近井点的精度。GPS网的测量可减少测量误差的积累。在大型贯通中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地面控制测量使用导线测量,除了测量仪器误差,还有测角量边的累积误差,导致误差预计时各导线点与重要方向的误差累积会加大。所以,在本次方案设计中将不采用地面导线测量。GPS测量的技术标准如下:表3-1
等级 平均边长/km D E 10-5 5-2 仪器要求 单频或双频 单频或双频 精度指标/㎜ a b 10 10 10 20 图形强度(PDOP) 观测时时段长卫星高度段个数 /min 角限值/ ?10 ?10 ?2 ?60 ?15 ?2 ?60 ?15 第二节 联系测量
一 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和任务及分类
15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为了井上、下采用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进行联系测量.联系测量应至少独立进行两次,在互差不超过限差时,采用加权平均值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成果.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将地面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高程联系测量,简称导入高程。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 联系测量的任务在于:
1.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平面坐标 x和y; 3.确定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矿井定向概括可分两类:一是几何定向;一是物理定向。 几何定向分为:
(1) 通过平硐或斜井的几何定向; (2) 通过一个立井的几何定向(一井定向) (3) 通过两个立井的几何定向(两井定向) 物理定向可分为: (1) 用精密磁性仪器定向 (2) 用投向仪定向; (3) 用陀螺经纬仪定向;
通过斜井或平硐的几何定向,需通过平硐或斜井敷设经纬仪导线,对地面和井下进行联测即可。
《煤矿测量规程》规定采用几何定向测量方法时,从近井点推算的两次独立 定向结果的互差,对两井和一井定向测量分别不得超过1′和2′.当一井定向测量的外界条件较差时,在满足采矿工程的前提下,互差可放宽至3′.
井田一翼长度小于300m的小矿井,两次独立定向结果的互差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10′ 二、投点定向 1 钢丝投点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